
【記者盧宥蓁專題報導】北新莊福興里的興化市場改建案,於民國一一一年三月盛大舉行動土典禮時任。時任市長侯友宜風光宣布該案將於民國一一三年底完工。然而,經過了一年,目前市場預定地卻連地基的整建都尚未完成。福興里里長楊明教也坦言,不可能準時完工。
工業區住民的買菜困境
複合型市場將有超市、醫療服務設施以及零售設施與停車場,備受當地民眾期待。住在福興里超過三十年的里民鄭寧月說,他們買菜都必須開車或騎機車到三重、蘆洲,或是自強街的宏泰市場,非常不方便。福興里位於新北產業園區內,里內僅有一間生鮮超市與數間雜貨店,住民的生活便利性明顯與新莊其他區有落差。居民都非常期待興化市場的完工能提升生活機能。

「動土」只是儀式 開工準備大不易
「動土完之後還需要一些流程,有一些開工前的前置作業要執行。」新北市政府市場處林盈君說,動土是申請到建照後的儀式,一般來說很難在「動土典禮」後能夠馬上開工。她補充,餘土處理、臨時水電等,都是開工的前置作業,若在前置作業階段碰上預料之外的問題,就可能導致開工預定期延後。
缺工缺料情形超乎預期?
林盈君表示,因過去兩年疫情影響,原物料漲幅超出預期,才造成工程延宕。然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民國一一一年營造工程物價指數(7.37%),相較於民國一一O年的10.93%,物價指數下跌。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計算納入材料與勞務因素,因缺工缺料所造成的營建成本上漲,或許並不如市場處所言嚴重。

市場處:目前無法保證完工期
建材業者盧璽文說:「招標公文裡會寫什麼時候完工,沒有完工會被罰錢。」他補充,在政府外包給民間廠商的案件中,當工程遇到困難而無法如
期完成時,廠商會行文跟公家單位報告,申請暫停施工。而暫停施工期間不算在工期內,也就不會因延遲而被罰款。林盈君說,目前無法保證工程何時完成,現在正與得標廠商協調合理工期與營建細節調整,預計一年內會有結果。在市場處公告協商結果前,恐怕難以得知興化市場工程的完工時程。
台灣BOT無法履約問題多
興化市場案採用的興建營運移轉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簡稱 BOT)在台灣行之有年。在BOT模式中,政府將公共建設的建造、經營權交由民間企業,並在契約年限到後收回經營權以及所有權。以興化市場案來說,得標廠商擁有五十年的開發經營權。
然而台灣的BOT專案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案例並不罕見。律師詹順貴指出,台灣自歐美引進BOT制度,依樣畫葫蘆設立「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卻不貼合台灣本土情形,導致政策時常因風險評估不足等問題而無法順利執行。如著名的「大巨蛋案」就因執行過程中涉及土地徵收、環評審查等問題而引發爭議,停工至今。
而興化市場遇到的困難真是缺工缺料衝擊?還是事前評估不足、資金週轉不靈,抑或是其他原因?民眾仍在等待市場處的交代。想就近買菜購物,恐怕得再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