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 糕仔新生

老日香餅舖店員正為客人包裝。攝影/羅之辰

【記者羅之辰報導】「老日香餅舖」位於輔仁大學旁,民國十二年發跡於新月橋新莊入口處,開業至今已有百年之久,但因疫情的影響及房屋老舊,才返回輔大工廠開設店面。

 老日香在過去因不敵時代產業的變遷,西點麵包的引進取代了糕點在供桌上的位置,只好悄悄拉下大門停業。而第三代接班人張承盧認為糕餅是在地文化的產物,他說:「三峽有金牛角,新莊應該也要有名產,就是拜拜的糕,沒有傳承下去其實蠻可惜的。」雖然他的父親覺得這行辛苦,並不希望他承接,也未傳授秘方,但為了完成心願延續傳統,便開始找尋最初的記憶。

 張承盧曾經從事食品設備的工作,對於麵包、蛋糕多少有些了解,他說:「原本以為糕餅比麵包那些簡單多了,而且利潤也不錯,沒想到沒那麼容易,因為做出來的糕仔三天就硬了,根本不能當伴手禮。」這才發現看似簡單的點心要做的好吃,實則更難。最後在日本老師的幫助下,融合和菓子,經過不斷的改良,賦予糕仔新生命。顧客陳女士說,他們家的糕餅保有傳統味道與口感,而且很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就是不會太甜,一塊糕仔剛好是一口大小,也不會覺得膩。

老日香餅舖造型糕仔。攝影/羅之辰

 「糕仔」是台灣最早的烘培業,無論西點麵包如何威脅傳統產業,張承盧認為,「米食」依舊在中國文化佔有一席之地,但時代在變化,須走出自己的路,因此在轉型創新下了不少功夫。在海外參展時為了發揚台灣在地文化,糕仔融合像大湖草莓、愛文芒果等台灣水果,製成水果糕,無心插柳下發現較無味的糕增添果乾後再拿去蒸,會有不同層次的香氣;也因為新莊廟多,造型概念來自「神明」,將糕仔以元寶、壽桃、兔子等新形貌呈列架上,也提供客製化服務,讓糕仔有更多元的樣貌。

老日香餅舖師傅蒸潤糕。圖片來源/老日香餅舖臉書

 張承盧說道,許多年輕人會認為糕仔是年長者的飯後甜點,甚至較少理解它的美味,但他希望透過不斷創新,融入新一代想法,讓年輕人認識台灣的傳統糕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