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人行道問題多 民眾憂心用路權益

行道樹佔據人行道,已研擬改善。陳世軒提供

【記者陳富妤專題報導】人行道交通問題持續延燒,「行人路權」議題每每在一段時間就被翻出來討論。機車違停騎樓、道路規劃不良造成車輛與行人爭地、行道樹及變電箱佔據過多步行空間,引發民眾對行走安全上的疑慮。

大眾交通及機車位不足隱憂

 以中正路一帶為例,中正路是新莊最主要幹道,新莊捷運線沿此道路興建,且連結板橋及泰山,貫穿新莊市中心。輔仁大學、恆毅中學及國泰國小同樣位在中正路上,其捷運出入口、校園人流及補習班林立,加上輔大一帶塭仔圳施工工程,人行安全問題浮現。

 新任議員陳世軒指出,「道路改革」是都市計畫的重點,其中大眾交通的轉乘在新莊是很大的問題。其中降低車流量的方法就是加強搭乘大眾運輸宣導,但是並非每個人都住在捷運站、公車站旁邊,勢必有部分民眾是需要先騎機車到鄰近大眾運輸站再轉乘。然而,除了新的重劃區域或是機場捷運附近有所規劃,各舊區均有機車停車位不足之問題,以致於違停人行道、佔據騎樓情況層出不窮。

人行道阻礙多 行人安全疑慮

 台灣的人行道可行走寬度被行道樹佔據超過一半,對此居民早已見怪不怪。而台灣行道樹多為黑板樹,其淺根特性,若遇颱風等天災,對行走民眾有安全上擔憂外,也容易造成人行道或排水溝被破壞。陳世軒說,行道樹問題是否以移樹填路的方式來增加用路空間,單一點拆除無法根治,需有完善的沿線規劃。

電箱與機車格大於人行道,行人行走空間不足。攝影/陳富妤

 實地走訪中正路上的捷運新莊站至輔大站一段可以發現,光是這一段路就有約二十個大型變電箱及行道樹佔據人行道,加上塭仔圳工程大卡車及水泥車違規臨停人行道影響,路人可以行走的範圍被大幅縮小。行人抱怨不僅有礙觀瞻,也對可以安全行走的權利有疑慮。

變電箱危機 解方尚須研議

 此外,大型電箱佔據人行空間一事,新北市在四年中拆除數百條人行道寬度少於九十公分之路段之變電箱。市議員鍾宏仁秘書黎忠芳說,變電箱遷移有一定的法規限制,必須與住宅地區之間要有一定距離,又因為舊社區並沒有像新社區一樣有自己的供電系統,在研議搬遷電箱時需一併考量用電差異問題。

 陳世軒直言,中正路沿線用電量大,要一次拆除是幾乎不可能,目前正在與新北市養工處會勘討論,持續勘查可以移動電箱之路段,以非大型出路口及不影響到商家區域為前提,並在尚未完成電箱地下化與拆除電箱之前,先以彩繪安全性標語為方式,達到宣導民眾注意用路安全目標並維護市民用路觀感。

大型變電箱佔據人行道有礙觀瞻。攝影/陳富妤

 營盤里里長林宗暉對此表示,電箱若是可以拆除、搬移一定是大力支持,但是政府公有腹地不足,對於能把電箱搬去哪裡感到懷疑。陳世軒說明,已有和市府討論電箱地下化可行性,但是要把變電箱地下化,需考量到電箱的散熱、防潮及搶修困難。目前會期望做出像新莊體育場中的「公共設備儲放空間」來置放變電箱,以降低民眾在人行道通行困難。

新莊多處需改善 維護居民用路權

 外媒指稱,台灣人行道宛如地獄。陳世軒指出,除了中正路這條主要幹道及捷運及校園周邊外,新莊的龍安路、四維路、福壽街以及民安西路的畸形路口都是他所認為需要急迫改善之處。黎忠芳也提到,對於龍安路地段正持續與新北市府及路段當地里長進行會勘,並且整個路口都要做通盤檢討,非單純做人行道或徒步區就可以解決。龍安里里長吳庭妤則說,對於自己里的道路設置沒有收到很多民眾的反應,但有相關規劃都會尊重市政單位,也支持變電箱移除,增加里民行走空間。

 行人相較於汽機車屬於相對弱勢群體,用路人的權益本該被重視,給予民眾一個安全的用路空間及完善的交通規劃除了是民意代表及市政單位的基本責任,更是現在道路交通所該努力的方向。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