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商店 帶動無毒新生活

店內櫃檯環境。攝影/郭綵蓁

【記者郭綵蓁報導】位於中港圖書館後方的羅丹社區,有著大片落地窗與明亮的空間,推門而入,眼前是琳瑯滿目的食材和調味料,也傳來陣陣咖啡香⋯⋯這是去年底新開幕的「少廢化無包裝商店」,老闆張翠珊是在地的新莊人,開店是想推廣減少浪費、環保與土地友善的理念。

 張翠珊說,一開始學習烘焙的過程時,經常發現材料購買後使用不完,才想開一間無包裝商店,讓民眾能夠帶著自己的容器,需要多少材料就買多少,不僅減少食物的浪費,容器也能繼續重複利用。如果沒有帶容器,店內也有提供民眾免費取用的二手瓶罐。

店內選物商品。攝影/郭綵蓁

 除了減塑之外,店內的選物也有特別之處。大部分的食材都選用無毒作物或標榜土地友善,例如使用瑞穗牛奶堆肥的柚子和放牧蛋。「像是我們選擇的宜蘭稻米就標榜水鳥友善,不在稻作上灑農藥,讓水鳥遷徙時有休息及獵食的地方。」張翠珊說,其他也有親友種植的蔬果、自家烘的咖啡豆或是環境友善的收納、保養品供民眾選購。

店內商品擺設。攝影/郭綵蓁

 談到店內的消費客群,張翠珊說,滿多社區的居民會來店消費,也不乏從較遠地區過來的民眾,一次買足整個月需要的份量。如果是剛好經過好奇的民眾,下次也會攜帶自己的容器回來消費。不過,像這樣少量進貨的批發商店通常都無法像一般連鎖商店取得低廉的批發價格,因此成本都會相對高一些,張翠珊說:「這並不影響民眾購買的意願,雖然大包裝商品確實單位價格較划算,但使用稍高一些的價格換取環境友善、減少浪費,其實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滿能接受的。」

 一位阿姨走進店內,說想要買薏仁煮四神湯,怕在超商買會放到壞掉,於是帶自己的容器買需要的量。結帳時看到咖哩粉,說下次也想買來試試,很開心地離開了。張翠珊說,讓自己最開心的事情是看到客人抱著食材離開時,臉上浮出開心的笑容。為環境盡一份心力,也解決晚餐的食材,心裡的踏實感是無可取代的!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