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斯媛報導】恆毅中學於一一一學年度首次開辦木匠社,是新莊區第一所擁有木匠社的學校,並以手作組裝木片代替危險性高的鋸木活動。指導老師劉廷偉認為,並非鋸木頭才能是木匠,這也算是木工的縮小版及簡易版,只是省略了裁切木頭的步驟,故將社團命名為木匠社。而訓育組長陳偉弘也表示,社團的創立也是想讓學生學習主動去發想,習得一項技術後,找到自己的興趣,再去試著放大、擴展成自己的東西。
「原本以為是鋸木頭的社團,但實際上參與後覺得挺有趣的。」學生郭哲安和謝秉叡說道。木匠社的每一堂課都會讓學生完成一件木作模型,利用已裁切好的木片,經過手工組裝和敲敲打打來製成模型,如星象儀、坦克車、機械手臂及簡易版空氣清淨機等,其中坦克車和空氣清淨機可藉由安裝電池讓模型運作,而機械手臂也可添加簡易的液壓裝置。郭哲安也期望未來能試著製作椅子,或其他更大型的木製作品。
從小就對手作有興趣的謝秉叡,時常接觸專業手作型的YouTuber,如黃小傑、胡子等,進而嚮往操作線鋸和雷切機。謝秉叡說,雖然木匠社沒有專業器械,只能從初階的手作木製模型開始,但也在每一次不同難度的模型組裝中,懂得如何更快速去思考木片與木片間的組裝順序和方式。劉廷偉認為,如何靈活運用雙手,以及配合一般文具的操作,也是相當重要的基本功。郭哲安也提到,實際組裝後才發覺自己手力不夠,無法直接徒手完成木片的拼接,所以必須以剪刀或其他工具來輔助。
除了手作之外,模型完成後的剩餘時間,老師也會帶著學生進行其他活動,例如與哲學相關——藝術與設計的差異,以及腦洞量表遊戲(根據抽選到的數字,依照大小以肢體表現出不同強度的展演)等等。「找到興趣」對於學生階段來說相當重要,而劉廷偉表示,手作可以是件很日常的事,想讓學生們學習如何用工具去增加效率,也期望能藉此培養出更多元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