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余佳皓專題報導】新莊曾是北部商業重鎮,享有「一府、二鹿、三新莊」之美名,新莊廟街因此興盛,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擁有十一間廟宇,是全台寺廟最多的老街。因產業結構改變加上交通不便利,造成文化中心轉變,新莊廟街就此沒落。為了重振老街往日繁榮景象,「新莊老街藝術造街發展協會」成員林怡辛與簡仁吉發起了「『畫』老街,『話』老街」活動,邀請「週二畫畫」來到新莊廟街進行一整天的繪畫寫生,並進行一連串的廟街文物介紹導覽,將在地文化美好傳承。
「畫」老街,「話」老街
簡仁吉為新莊在地人,是位POP手繪畫家。因工作關係長時間在內地工作,因緣際會下回到自己的故鄉新莊,卻發現如此具有歷史文化的新莊廟街沒落,感到十分感傷。因此希望可以透過自身專業,翻轉廟街式微的困境,也產生了舉辦「畫老街」活動的想法。
「新莊是我愛的家鄉,新莊老街上一間間古蹟廟宇,讓我們看見傳統建築藝術之美,真實領略『新莊廟街』的萬千風情,但透過各種改善計劃,都無法獲得有效的改善 ,實為可惜。」簡仁吉這麼說。因此簡仁吉以「人」為本,以「藝術」為出發點,集結五十多位「週二畫畫」的畫友,於新莊老街上十間廟宇進行風景寫生。
此次活動的特別之處,是每位畫家會將廟宇寫真作品提供給各家廟宇使用,運用藝術的角度去表達新莊廟街之美。新莊廟街海山里福德宮主委蘇月娥說道:「協辦了這次的畫老街活動,覺得注入了許多新活力,也讓新莊廟街更有藝術氣息。」簡仁吉希望可以透過畫友繪畫的作品,當作廟街寺廟的行銷工具,不管是拿來宣傳或者作為展覽收藏,都對新莊廟街有很大的效益。
用繪畫紀錄台灣各處風情
「週二畫畫」是由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張柏舟在網路上所發起的團體,團內成員約有六十多位,成員從家庭主婦到退休教師皆有,希望透過繪畫寫生的過程中,感受台灣的景物之美,並且在繪畫交流的過程中,達到以畫會友的效果。
「有一次簡仁吉老師私訊我,希望我可以帶領週二畫畫成員一同前往新莊廟街進行寫生,我毅然決然地答應。」張柏舟這麼說。張柏舟經常到各地進行繪畫寫生,認為新莊廟街擁有歷史價值存在,所以也非常願意支持這次的活動,期待新莊廟街風華再現。
以藝術造街 翻轉新莊廟街式微困境
新莊慈祐宮主委張淂時說道:「新莊廟街已失去原有的風光,許多人在廟街舉辦活動,看似很有效,但最後反而進駐了更多間夾娃娃機店。」雖然許多活動都打著復甦廟街榮景的口號,但最後多為子虛空有,反倒還造成了反效果。夾娃娃機店家的進駐,象徵著廟街即將被資本主義商業化,讓新莊廟街難以風華再現。
簡仁吉希望可以繼續以「藝術」的人文角度來行銷新莊廟街,創意的開始,也是「新傳承」。未來簡仁吉希望可以藉藝術為基石進行發展,用創新的方法讓大家知道新莊老街是個很有趣的地方,並透過藝術來為老街中的名店進行視覺包裝,讓每個據點能有最好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