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感啟發孩子 牙米兒童美術

劉冠綸期許孩子在學美術時能感知到美,成為一個有感情的人。攝影/張保羅

【記者張保羅報導】位於新莊區富國路上的「牙米兒童美術教室」,是一間以啟發孩子美感與感性為目標的兒童畫室。主任劉冠綸表示,「美術沒有對錯,但有高低,我希望可以教出藝術性越來越高的孩子。」他認為學美術如果只是依據照片,描繪物體的外框並塗滿,是沒有意義的,就像畫一朵花,不是只畫一朵花的外型,而是當孩子畫完之後,能對這一朵花有深刻的感動。

劉冠綸強調,在教學上,「美是目的,術是過程」他解釋,在教孩子怎麼畫一朵花前,老師會把燈關掉、配合音樂,放一部跟花有關的影片,讓孩子觀察花的外型,認識到花有一個同心圓,有一定的形狀,是規律的。而當陽光灑下來時,隨著光影的移動,會讓花有亮跟暗的區別,在一邊亮、一邊暗的分界線上,讓孩子體會虛實交替的美感,這是只教孩子描邊上色的教室做不到的。

牙米在教孩子畫任何主題前,都會為孩子準備相關的影片,當創作的參考素材。劉冠綸表示:「連達文西畫《蒙娜麗莎》都要找模特兒來揣摩角度了,我們怎麼能讓孩子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拿起畫筆呢」在牙米學習邁入第十年的學生王品賢則表示,在這十年中,影響她處理事情的態度,她認為做任何事都跟畫圖一樣,要先分析好每一步該怎麼做。所以當在班際的海報比賽上,她也同樣掌握在牙米所學的構思技巧,在下筆前,會有條理地思慮每一筆的輕重,例如要如何控制筆觸的力道,以精準呈現畫面的美感。

劉冠綸堅持學藝術除了要能認識「美」,更要能啟發孩子的「感性」。他表示,當孩子看到一朵花、一朵雲時,能夠發自內心的說出「哇!好漂亮!」才代表他的內心是有感情、有層次、有欣賞美的底蘊。目前許多美術教室還停留在讓孩子揮灑創意、在畫紙上填滿各種色彩的教學模式,而非教導孩子如何用更少的色彩來凸顯作品的重點。為了推廣對「美」的重視,劉冠綸預計明年將在北新莊成立下個分店,持續以新莊為據點,引領孩子感受什麼是美。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