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間拉扯  新莊廟街轉型問題

新莊廟街正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拉扯。攝影/陳彥羽

【記者陳彥羽專題報導】新莊廟街曾繁華一時,更有「五十六坎」(意指慈祐宮與武聖廟間有五十六間店鋪)的別稱形容當時盛況,是新莊人小時候的記憶,但近來因為新莊地區商圈移轉以及周遭停車、交通規劃等問題困擾,讓現在新莊廟街已不復昔日光景,只剩下零散的店家、夾娃娃店進駐。

周遭現代化 忽略原先生活習慣 

位在新莊廟街旁的新莊第一公有市場,因具備良好的地點優勢,加上市場本身從早期就有不少大批發商在此經營,順勢帶動了新莊廟街的發展,也是影響當地人潮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因為新北市政府啟動公有市場改造計畫,採取異地重建的方式來做規劃,而原址暫定改建為現代性的複合式商場。

對此,新莊廟街地方上也提供不同的意見。新莊廟街發展協會理事長高春明表示,市場沒落後還是有一些居民,這些居民大部分都習慣跑去原先的市場。如果改成現代這種超商型、賣場型的,新莊現有居民比較不能接受。

新莊目前已有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插旗,加上近年新開幕的百貨公司宏匯廣場,第一公有市場的現代化,可能會造成定位不明,找不到目標市場的狀況發生,能不能順勢帶領新莊廟街找回昔日光景,恐成為更大的疑問。

市場的轉型也將勢必影響到當地的原先客群,高春明直指,以前市場有大批發菜市,附近豐年街、四維等區域的人都會來購買,如果變得像是現代化那種美式大賣場,這些批發商、店家就都不會再過來了,反而會導致新莊廟街更加沒落。

轉型之餘  歷史價值如何保留

廟街要面對不單是轉型後的定位,還有廟街本身文化的去留。在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歷史價值可能成為被忽視的部分。新莊廟街的名稱由來就是當時老街一段廟宇林立,富含歷史人文價值,但面對不再強調新莊廟街歷史價值的現況,當地獨有的歷史與文化可能逐漸被淡忘。

高春明強調,現在年輕人喜歡這種餐廳式的格調,但現在每一個地方都有這種餐廳式的商圈,應該要保存一些新莊傳統原有的味道。為什麼叫新莊廟街?就是要保存這種傳統的風格,大家來的意願才會比較高。

民眾廖昱永指出,廟街若能保存一些傳統特色,比較能夠吸引到人,如果想要去新莊廟街走走,就能夠去感受那邊廟宇所帶來的傳統氛圍。因為現在攤販數量不多,所以希望廟街可以有更多小吃商家進駐,如果攤販可以變得更多,形成一個完整的商圈,像南機場夜市這樣,就會想要多去逛逛。

交通不疏通 人潮進不來

關於交通問題對於廟街和商圈的影響,商圈店家林東慶談到,有人會說來去新莊廟街看看,就是因為這邊的廟都是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廟,不像有些廟是後來新建。但是如果交通沒辦法疏通,就無法談永久性的發展,人家只會來好奇的觀望一下。

林東慶指出,起初廟街商圈確實比較多人,但後來因為停車、大眾運輸規劃等問題造成人潮流失。如果能對交通進行規劃,比如車子有地方能停、路好走了,捷運頭前庄站在保元宮那側能設置出口,讓遊客、民眾可以下車,自然可以帶動一些人潮。

新莊廟街若要成功轉型或是恢復人潮,交通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高春明說,市府想要現代化,雖然立意良好,但想想看「舊的客人趕走了,新的客人不一定會進來」,因為年輕人是以觀光心態來來到這邊,新莊廟街這塊沒有停車場、廁所,路線的規劃,年輕人怎麼會再進來?

若能改善交通問題,將有機會先為新莊廟街帶回部分的人潮。對此,民眾林祐平提到,如果能夠改善當地交通,讓那邊不要那麼擁擠的話,民眾逛起來的感覺會比較舒服,停車位好找自然願意去的人會比較多,這是一個讓民眾去逛逛的吸引力。

新莊廟街目前正處在新舊轉型的過渡期,經濟上需要面對的是新莊當地商場的挑戰,而在文化方面如何去保存原先獨有歷史價值,最後則需要改善交通上的困境,讓人潮進到廟街一帶,才能夠讓廟街找回昔日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