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少棒勇奪全國賽季軍

球員互相打氣。中港少棒提供

【記者李季芸專題報導】由彰化縣政府主辦的第十四屆卦山盃全國少棒錦標賽(軟式棒球),於今年九月十三至十六舉行,全國共有四十八支參賽隊伍,分為預賽與複賽。進行預賽時,組內三支隊伍各獲一勝一敗,最終由中港少棒以失分最低、得分最高,晉級複賽。

中港少棒並非科班,只要有興趣都能加入,無需考試。總教練戴漢昭說,球隊沒有晨練、只在每天放學後訓練,因此在練球時間、體型皆與體育班有落差,「大概全國的精英都有參與這次比賽,很幸運在預賽對上兩支體育班隊伍時,能獲得複賽門票。」

連衣服都沒帶,想說要回來了

提到讓教練、球員最緊張的比賽,就屬八強時對上澎湖講美國小。當天雙方一比一僵持到六局下半,由中港擊出再見安打,挺進四強。戴漢昭表示,講美國小是目前台灣數一數二的球隊,論身材、球技、實戰經驗,他們都在我們之上,我們這次卻可以贏他們,是小朋友表現得很好的一場比賽。

擊出再見安打的是副隊長黃泓銘,他表示前兩個打席被三振,最後得到關鍵分數贏下比賽,讓他有雪恥的感覺。隊長王晨愷說,隊上在比數接近時容易先掉分,所以能夠獲勝很開心。戴漢昭說,大家衣服都沒帶齊、住宿也沒訂,打贏講美後才趕快訂房,是很驚奇的棒球之旅。

中港少棒 皆是強棒

此次彰化行不僅得到季軍殊榮,第四棒的鄭翊廷更以六成六七的打擊率,拿到打擊獎第一名。鄭翊廷謙虛表示自己打得還可以,也很滿意得到打擊獎。隊員周亨承認為,球隊最強的是打擊,因為一到四棒的打擊都能夠串連;王晨愷也說球隊強在打擊跟投手,尤其是中心棒次,只要一二棒都有上壘,或第二棒有推進,三四五棒都打得出去。

平時教練會運用發球機,訓練球員的打擊質量,也會用輕的啞鈴增加手部肌力,最後是訓練下盤,有穩固的下半身才能在打擊時將重心留在後面。上場前的準備動作也很重要:觀察對方投手控球能力,如果控球好就要積極出棒,控球不好就要仔細選球。戴漢昭說:「穩固的下盤、肌力、精準選球及出棒時機,是此次打擊能順利發揮的主要原因。」

訓練方式

中港國小的操場目前在整修,練球空間受到限制,因此平常訓練以基本動作為主,只有星期三會到河堤的棒球場進行正規訓練。戴漢昭說,一般守備訓練會先將投手、內野手、外野手分開來,優先加強個人基本動作,練得差不多以後才會有綜合性的訓練,守備位置在哪就去哪。校內也有打擊教室,會用來調整球員的打擊姿勢、加強爆發力,增進各方面打擊技巧。

在戰術練習方面則像考試一樣,要不斷地模擬考,讓球員在模擬賽中進行觸擊短打、打帶跑、盜壘等戰術,讓他們很熟悉教練下達的指令:一要清楚、二要執行。

戴漢昭表示,少棒算是棒球的啟蒙階段,要先把基本動作練到扎實,在第二階段的成長才會更快速。球隊重視體能、球技、訓練量以及學習態度,在體能方面為了加強短跑速度以及下盤力量,偶爾會使用跳繩進行訓練。

不同於平時的訓練,賽前通常會安排友誼賽,讓球員實際上場打球,從中瞭解有何欠缺。此次賽前,教練們發現有跑壘、守備站位、打擊姿勢等問題,戴漢昭說,球員偶爾會沒有確實掌握對方守備位置,經過提點後有在正式比賽時改正。

賽後檢討與肯定

四天六場比賽的密集賽程非常考驗球員體力,王晨愷說:「有時候打出比較深遠的球,我們卻頂多跑到二壘」教練們也有發現這項問題,因此比賽後的訓練著重在體能方面,希望提升體力後能有更好的突破。

除了檢討與改進,也要好好慶祝得名。「這次真的是超常發揮」,球員們表示,原先以為會在複賽第一場被淘汰,卻一路堅持到最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拿第三名對孩子是莫大肯定,往後會對自己的要求更高,用心程度也會更好。我們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成為了此次卦山盃的黑馬。」戴漢昭說。

不斷超越自己,勝利就不會很困難

中港國小校長李後榮表示,球隊在練球時間、設備上與其他球隊相比是不足的,且此次比賽由三至六年級參賽,球員混齡、程度也有些參差不齊,「但是我們將士用命,小朋友發揮了很大的潛能,贏下季軍」。最後,李後榮勉勵小朋友:「過程中可能會失敗,但不要認為失敗是沒有價值的,它可以提供我們養分。不斷超越自己,勝利就不會很困難,秉持這樣的精神,未來便會有長足的進步、正向的發展。」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