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高中撞球隊 輔導特殊生奪冠

陳彥江正在指導學生。攝影/楊竺穎

【記者楊竺穎專題報導】丹鳳高中撞球隊自二〇一一年創立,至今已超過十年,近年更在各大賽事名列前茅。在前年得到全國冠軍後,指導老師陳彥江因擔任晚自習班導師,教學時間隨之減少,撞球隊招生一度陷入困境。之後透過設計班際趣味撞球比賽,以及早自修撞球體驗活動,加上先前持續舉辦的寒暑假撞球育樂營活動,讓今年的丹鳳高中撞球隊有更多新成員加入。球隊也向學校爭取空間,擴建撞球教室,替輔導室輔導特殊生,今年更在全國中等學校撞球錦標賽中,帶領三位學生奪下個人冠軍。

從無到有 逐步壯大球隊

由於許多民眾對於撞球這項運動,時常與不良嗜好、不良場所等負面感受連結,陳彥江便期望透過成立球隊,改變社會對於撞球這項運動的刻板印象,以此為初衷,他希望能打造乾淨、無菸的撞球空間,使學生不必花費高昂學費或場地費即可練習撞球。由於當時並沒有專門訓練撞球的校隊,同時欲配合輔導室一同輔導高關懷學生,因而成立了丹鳳高中撞球隊。

最初球隊並非像現在一樣屢屢奪冠,陳彥江透過向其他教練學習,和相關論文研究,逐漸摸索出一套系統性的教導方針,除了基本動作訓練外,藉由關卡式的球路練習,透過反覆練習固定球路,球路也從簡到難逐漸提升,讓學生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水平,並獲得佳績。他更以球隊佳績,向學校申請經費挹注,並爭取到原本堆放課桌椅的教室,擴建撞球教室,還替輔導室輔導兩位特殊生。

用興趣輔導孩子走向更好的路

陳彥江表示:「因為社會上需要各式各樣的人,學生不必所有能力都活躍,也許專長不在讀書,卻能在其他地方找到自己的長處與興趣。」他希望透過撞球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學習力,同時他也認為運動是不分資質、更不分學習成績,只要有心努力學習都能成為優秀的撞球選手。今年奪冠的謝智堯同學也說:「因為有興趣,所以就算不斷地反覆練習也不會覺得累。」。

今年奪冠的八年級特殊學障生莊同學,在剛進球隊時包括加法運算都需要協助。以及七年級有幾位自我否定型的新生,卻都能在學習運動的過程中,透過老師的指導與每日不斷的練習獲得成就感,因此對自己更有信心,並找到自己的興趣。陳彥江更是放手讓情況特殊的孩子們自己摸索,待他們在撞球中找到興趣,再從興趣中培養他們學習的能力。

在每日花許多時間練習下,莊同學的球技不只快速進步,也為了學會計算得分,將本來不擅長的加法運算努力學會。對撞球極富天份的他說:「碰到不會的都會問老師,老師也會慢慢教我。」思考球路跟思路更是讓他在撞球裡找到趣味與成就感,除了勤勞練習外,他也提到按部就班的系統性練習是非常重要的。

相互學習 形成正循環

無論是否為特殊生,更不論學習成績如何,在球隊中大家都能夠一同學習,球隊的氛圍不僅輕鬆愉快,相處也非常融洽。從國中就待在球隊的高一生陳宥潔,在學習撞球時,偶爾會碰上不斷原地踏步的情況,但她說:「應該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過程,雖挫折但跟朋友互相鼓勵就能撐過。」她也在跨過困難後獲得許多成就感。

此外,參加撞球隊是不需額外負擔學費的,但除努力訓練球技外,陳彥江說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與回饋。球隊的教導方式並非單靠老師一個人指導所有的學生,而是每一屆學長姐都會運用自己所學教導學弟妹們,透過這樣的方式互相學習,並形成正向循環。

陳彥江也期望未來待撞球納入奧運正式項目後,能夠受到更多的重視,提升球隊發展,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資源。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