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魏國謙報導】位於新莊中平路的「餓餓食堂」是由來自馬來西亞的阿舜和台灣人妻子小嵐一同創立,主要以老闆故鄉馬六甲的菜式為主,希望把道地的馬來西亞菜分享給台灣人品嚐。
「餓餓食堂」的開始
老闆阿舜與老闆娘小嵐的相遇是在二〇一二年,那時阿舜來台參與好友的畢業典禮,在閒逛時來到小嵐打工的魔術用品店,也因而結識,漸漸熟悉彼此後開始交往。在二〇一四年阿舜來台與小嵐結婚,留在台灣生活。小嵐說「餓餓食堂」這個名字本身的意思是「二二食堂」,即是二十四小時制的晚上十點,她說本來他們住在西門町,在那邊半夜食物選擇很少,因此他們想開一家像是深夜食堂的異國料理,在晚上十點後開始營業。由於在西門町找不到符合他們要求的店面,因此來到新莊開店,之後衡量了地區和作息時間,因此放棄原本深夜食堂的想法,但仍使用原本構思的名字。
克服困難 尋找出路
「餓餓食堂」在二〇一八年正式開業,主打馬來西亞風味的炒飯和炒麵,在二〇二〇年被電視台報導後,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小嵐回憶說當時的工作量十分龐大,基本上除了每天要做超過百份的料理外,當晚也要記錄預訂的訂單。在這樣生意緊湊的情況下,某天開店時,阿舜的手拉傷了,傷勢嚴重到現在也無法痊癒,經過考慮後他們決定先停止常駐的炒飯炒麵,改成週六日限定,並轉售各式的炸雞飯。小嵐說:「剛換菜單時很快就上手,只是把過往一些限定菜色換成常駐,但是需要花更多心思在醬汁調配上。」
面對突然的改變,不是每個顧客能接受,小嵐說當時有一些舊客在知道沒炒飯麵後便不來了,也有人坐下知道後,馬上離開。過了一段時間後,顧客開始慢慢接受現在的新菜單,舊客也開始回來了,他們十分感謝當時接受並依然光顧的顧客。
除了實體店面外,店家在午餐時段也會去五股賣便當。小嵐說剛開始正值疫情,加上親人生病,因此她希望能夠抽空去照顧家人,在朋友那了解到五股有市集,小嵐覺得可以維持生計之餘,也方便照顧親人,又不耽誤晚上開店,因此便開始去五股市集擺攤。
把風格放進店內
店內的擺設都是根據阿舜的興趣、愛好去設計,例如有滑板的擺設。阿舜說:「開這家店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目標,我們沒有特別要買豪宅、豪車。」熱愛音樂的他希望未來在店內騰出位置,作現場樂隊表演用,並邀請學生或獨立樂隊來表演,他們也認為能夠把自己熱愛的東西結合在店內,已經非常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