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孩童及家長捏塑雨林時鐘。攝影/吳晟瑋
【記者吳晟瑋報導】新莊區公所為了增進親子互動關係,於十月十五日在福營行政大樓六樓舉辦親職教育課程,邀請作作美術工作室太陽老師許文豪及飄飄老師陳萱,以「美術捏塑」作為活動主軸,讓爸爸媽媽與小朋友一起在三小時內做出一個精緻完整的作品,創造彼此共同美好回憶。
有別於傳統畫室、才藝班的彩繪課程,作作美術工作室運用豐富多元媒材,使親子透過不同的創作方法,完成自己專屬的作品。許文豪說:「我們在作品製作過程當中,會使用許多捏塑成形方式,讓小朋友可以多加嘗試體驗。」陳萱也表示,一般黏土課不太會同時捏塑又彩繪,但她們卻結合水彩及撕紙拼貼,使孩童不僅能夠學習如何處理細節,亦得訓練到手部的大小肌肉。
作作美術工作室安排此次課程作品為「雨林時鐘」,許文豪為了在版面創造叢林環境,首先會利用色紙進行馬賽克拼貼,並透過上下左右的空間配置意象,捏塑製作大嘴鳥、鱷魚、樹懶及老虎等四隻受歡迎的雨林動物。在製作身體結構較簡單的大嘴鳥時,許文豪會依照捏塑部位順序發放黏土,但到後面動物則直接給予整塊黏土,讓孩童學習複製先前所教的成形、混色動作,自行分配頭部和身體的使用材料。
「與其要求小朋友捏出動物的真實樣貌,不如讓他們依照豐富想像力來塗鴉。」許文豪認為,協助描繪孩童腦袋想像畫面,培養其自信心,他們也會覺得創作過程好玩。參與家長周士鈞表示,現階段家長能做的就是陪伴,雖然剛開始可能會幫小朋友一起做,不過等到他們認知能力跟手部肌肉發展完全後,就會讓孩童發揮創造能力,激發無限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