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覽老師引導學童們親手觸摸長毛象毛化石。攝影/廖苑淳
【記者廖苑淳報導】新北市教育局攜手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石尚自然史博物館,共同規劃「科普教育遊樂趣」計畫。並在一一一學年度開始將恐龍化石帶進校園,在新莊區的新莊國小、豐年國小、中港國小、昌平國小、裕民國小及光華國小進行巡迴科普教學。希望透過近距離的文物觀賞及遊戲探索,提升小朋友對於科學的興趣。
十月一日,石尚自然史博物館人員帶著恐龍們來到豐年國小,藉由恐龍科普知識導覽、有獎徵答及恐龍化石拼圖等闖關遊戲,讓學童們在歡樂中學習。豐年國小教務主任林義軒表示,將博物館搬進學校,孩子們能夠看到實體的文物,當他們對於自然越有興趣,在課堂上也越能衍伸出不同的想法。
石尚自然史博物館企劃林子懷表示,與其在博物館遠遠地看,或是在電視上看到恐龍,還不如親自去觸摸、去感受。而利用遊戲、互動的方式,能提升學生對於恐龍的興趣,孩子們未來不一定要成為古生物學家或是清修師,只是讓他們去認識這個領域,找到喜歡恐龍的熱情。參與科普教育遊樂趣的小朋友劉孟紳説,他原本不了解化石的形成,也不知道每個生代的代表生物,來了才知道;而未來若有恐龍相關的活動,也會想要參加。
林子懷説,目前的活動以推廣基礎知識為主,而未來希望科普教育能深入校園,讓單一的活動變成系統性的課程,提供有興趣的小朋友學習恐龍、化石相關知識的機會。

石尚博物館恐龍模型。攝影/廖苑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