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球滾動 陳勇勝的花式籃球

陳勇勝為籃球聯賽P+League開場表演,向觀眾推廣花式籃球。陳勇勝提供

【記者張保羅專題報導】「我雖然喜歡打籃球,可是我更習慣跟球之間的接觸,更熱愛球在我身上流動的感覺。」花式籃球教練陳勇勝表示,花式籃球跟一般籃球完全不一樣,它將籃球運動中比較花俏的技巧,像是轉球、控球等元素延伸出來,搭配音樂與街舞動作,形成一門不用投籃的籃球藝術。

從失敗中摸索、成長

 現年三十六歲的陳勇勝,在就讀新莊國中三年級時,因為看到籃球漫畫「灌籃高手」裡,男主角流川楓轉球時帥氣的模樣,徹底吸引住女主角赤木晴子目光的情節,而開始對投籃以外的花式動作感興趣,於是他請教學校球隊的老師轉球的方法,只是當時台灣還沒有人在推廣花式籃球,所以老師也無法教他。

 但陳勇勝並不甘心,憑著滿腔的熱忱與不服輸的性格,從轉球的動作開始嘗試,穩定腳部的重心,將球放在手指上旋轉,再把手放下,讓球滾到右肩上,又變成第二招,這樣一招又一招的串聯起來,靈巧地讓球在身上流動。他形容自學花式籃球的過程就像在打電動一樣,從失敗中摸索、成長,最後成功表現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令他很有成就感。

不只是運動,也是藝術,更是哲學

 為了讓喜歡花式籃球的年輕學子能有學習的管道,陳勇勝與校園合作,藉由成立社團或開設選修課等方式,每周定期到新北市的板橋高中、北大高中,以及新莊的恆毅中學,指導學生如何玩花式籃球。陳勇勝表示,對於初學者,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左右手都能拿好球的基本功,「基本功越扎實,你越能去隨心所欲展現適合自己的style。」唯有在雙手並用的情況下,才能讓表演更靈活、更有畫面性。

 陳勇勝認為花式籃球在練習時是一種運動,考驗柔軟度、協調性、爆發力、肌耐力等體能;在表演時,它就會變成一門藝術,要跟著現場播放的音樂去操控球,隨著節奏讓籃球在身體上像水一樣流動;它同時也是一門哲學,如果太急躁而施力過度,球就會失控。但施力太少又顯得太柔弱,所以要恰如其分,就跟教育學生一樣。

 陳勇勝的教學理念就是「不要永遠都聽老師的」,他相信「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去找答案」,在指導社團學生時,陳勇勝從不在社課以外的練習時間到場監督。他解釋,因為社團裡有社長跟副社長等幹部,應該是讓學生在擔任幹部的過程中,學會領導與管理,而不是什麼都要依賴老師,失去了自主學習的機會。

突破年齡框架的周大哥

 陳勇勝的教學經歷有十六年,一直以來教學對象都以年輕人為主,卻沒想過會在兩年前,自己學生的家長、當時五十多歲的周志堅也找上他,想向他學習花式籃球。

 周志堅表示自己從小就愛打球,三年前看到陳勇勝在網路上表演花式籃球的影片後,覺得「天啊!太帥了吧!」從此每週六都從樹林騎機車到新莊,就是為了向陳勇勝請益花式籃球的技巧。除了假日,平日的周志堅也從不懈怠,即使上班完再累,每天都還是會撥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到家附近的公園練習。他表示自己年紀到了,受限於體力,不能像年輕人一樣打三對三,但自己只要在旁邊玩花式籃球,就能吸引大家目光,讓他越玩越有自信。

在碰撞中發現無限可能

 陳勇勝形容自己的人生就是在「不斷的碰撞」,在碰撞中總會出現一些意外、一些驚喜,周志堅就是個例子,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機會教家長怎麼玩花式籃球。看著周志堅在學習花式籃球的過程中,不僅增強了自信心,也跟兒子有了更多的互動,兩人一起切磋籃球,兒子也對周志堅投以「哇!我爸超級厲害!」的欽佩與讚嘆。

 陳勇勝強調,自己從沒想過中年人也會對花式籃球感興趣。但周志堅對花式籃球的熱忱與勤奮給了陳勇勝力量,讓他相信每一件事都有無限的可能,「因為籃球是圓的,可以滾到任何一個地方」。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