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車共擠在狹小的成德街。攝影/謝婷伊
【記者謝婷伊專題報導】若要在南新莊逛傳統市場,大部分民眾會前往四維市場、裕民市場或西盛市場。但長期下來,累積不少傳統市場的問題,例如:人潮擁擠、攤販違規擺攤、機車違停影響路人、尖峰時間人車搶道及違停,許多是三十多年來難以解決的交通亂象。
避免交通問題 溝通達共識
西盛市場屬於社區型市場,平時除了早市及午市,星期五晚上設有夜市。而西盛街為八米寬道路,市場內多為固定攤販,平時人潮不會過於密集。光榮里里長張湘琪表示,若是週末的早市碰到堵車,通常很快就能疏解。
張湘琪觀察,許多消費者因考量方便性,選擇騎車購物,因此也會有機車違停於大型菜販前的情形,「大家都會圍過去買菜,但買了就走,造成的影響比較小。」此外,經過溝通,攤商們彼此達成共識,擺攤時不要超過白線,若因違規被開罰,須自行負責。
四維市場 違停層出不窮
四維市場涵蓋早市、黃昏市場及夜市,由於物價便宜,使該市場人潮相當密集。每逢假日,機車族及行人同時擠在四維路上,使行人必須閃避行駛的機車。此外,因許多攤商直接在紅線或停車格上擺攤,限縮了原本的停車空間,加上許多消費者貪圖方便,喜歡在攤商附近就近停車,導致四維市場違停情形嚴重。
在四維市場內的成德街,多數消費者會從四維路一一九巷進入。由於道路狹窄,早期市場人潮更密集時,經常發生推擠情況。新莊居民廖庭藝表示,若與家人要到成德街購物,一定會將機車停好再走進去,但至今仍有很多人選擇騎車入內,導致人、車全部擠在一塊,增加交通隱患,應當加強宣導。
就地合法 興建公有市場
「因為涉及到攤販謀生問題,而且機車沒地方停,沒辦法按規矩停車。」四維里里長吳岳澤認為,若要解決長期以來的亂象,不能僅靠警察取締或驅離。他建議能徵收四維公園旁約七百坪的用地,興建公有市場,提供約兩層樓的空間供攤販入駐,並規劃地下機車停車場。期待能藉此有效強制驅離違規的攤販,並解決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才有機會進一步處理人車共擠承德街的亂象。
如果南新莊有公有市場
光華里里長呂芳錦認為,長期以來,南新莊缺乏能夠統一管理的公有市場,若能順利興建,不但能有效解決傳統市場內違停或擺攤帶來的糾紛,也能確保生鮮食品的品質,甚至帶動地方發展。但須找到四維、裕民及西盛市場之攤販及消費者皆願意前往的地點,否則容易淪為蚊子館。
吳岳澤表示,為了方便攤販適應新環境,才想規劃四維公園旁的用地作為公有市場,「很多攤販想留在原本的地方,假如把公有市場移到建國路,沒有人要去一樣沒落。」但除了經費問題,該用地為條狀而非塊狀基地,經過多次會勘都沒有通過,使公有市場的規劃遙遙無期。
除此之外,許多人是靠出租攤位之租金維生,張湘琪認為,公有市場對於地方長期的發展有正向影響,但涉及到部分人的經濟收入必須審慎考慮,需要政府來統一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