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們在啞口溪上游處使用自製量杯取水測試水質。 黃金宏提供
【記者蔡斯媛報導】為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丹鳳國小教師黃金宏發想了符合「淨水與衛生」議題的活動,帶著小六的兩個班級,自丹鳳國小出發,從南新莊啞口溪上游的末端一路往下游走去,分別在上中下游的幾個點取水進行石蕊試紙的水質檢測,最後抵達啞口溪與塔寮坑溪的匯入口。
「學生們上學常常經過這條溪,卻沒有人知道啞口坑溪。」這樣的遺憾讓黃金宏更想去推動走讀活動,並將閱讀課與自然課程結合,促成跨領域教學。行前黃金宏會播放河川汙染問題的相關影片,也會讓學生閱讀海洋、湖泊、河川的書籍,使其能更了解溪流生態。除此之外,老師也會結合Google Maps的空照圖,描繪並解說啞口溪流經的附近有些什麼,啞口溪與塔寮坑溪的交匯點又在何處。
從上游後段的仙境傳說社區開始,一路經過雙鳳公園、土地公廟、丹鳳高中等地,老師們讓學生們在旅途過程中的三個位置點進行檢測,以繩子和量杯輔助取水,而石蕊試紙則均呈現中性。現在的啞口溪只剩下水溝功能,黃金宏感嘆道:「三十年前啞口溪只要一下雨就淹水,裡面也還有水藻和魚群。」如今圳旁的土地大多被水泥覆蓋,也能看見下游處被排放了紅色、藍色的廢水,但對比和觀察去年所拍攝的照片,能發現污水問題已逐漸改善。
黃金宏認為讓學生能親眼觀察仍是件重要的事,並以自身在丹鳳國小教書三十八年的閱歷,來和學生講述關於這條溪的歷史與變化。「至少要先喜愛這片大自然,從我們自身做起。」共同參與活動的自然教師游詩菱希望這項走讀活動能引起學生們對於生活周遭環境的關心,而從學生們的學習單回饋裡,也能發現他們在意河道變髒、人為垃圾多卻無人清理的問題,這便是這個活動想賦予學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