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巷污水下水道工程完工。水利局提供
【記者張君綺專題報導】新莊公共污水下水道工程實施至今已有二十年之久,目前已進行至南新莊的大丹鳳地區,預計於民國一二〇年完成整個新莊地區之工程。
生活污水聚集防火巷以及河川污染的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因此政府早在民國八〇年代便開始著手處理污水排放以及水體污染,建立污水下水道系統的概念也此時成形。截至今年八月底,新莊地區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數已達十三萬一千八百五十九戶,接管率為80.6%,高於新北市的平均接管率70.89%。
公共管線相互協調 工程時長受影響
新莊地區主要分為兩個實施計畫,一為施工期自民國九十一年至九十九年的北新莊地區,二為南新莊地區,預計於民國一百二十一年完工。除了這兩個地區外,還有頭前重劃區與溫仔圳重劃區,目前頭前重劃區污水下水道已建置完成,溫仔圳重劃區也正在規劃當中,屆時水利局將於重劃區設立溫仔圳污水處理廠。
相對於台電、自來水、瓦斯、電信、雨水等五大公共管線,污水下水道管線佈設時間較晚,因此於施工前,必須由施工單位到現場釐清障礙,若一個不小心誤挖其他管線,都將影響周遭居民。每當遇到類似的管線障礙,都需要機構間相互交涉協調,可能會花費比原訂工程更長的時間,因此水利局已與五大公共管線之機構建立溝通平台,以更有效率的請五大公共管線單位協助作遷移,使污水下水道工程進行更為順利。
公共管網佈設好後,需進入住宅後巷鋪設管線,但都會區老舊建築防火巷違建充斥,因此水利局制定《新北市下水道管理規則》,規定民眾須提供自有土地七十五公分的空間予以污水下水道工程使用,而地界線的界定由水利局與地政局成立鑒界平台,替住戶做鑒界。水利局污水下水道工程科科長蔡建立表示,水利局重視的是污水下水道的建置,其餘違建並不會多加干涉,望民眾能多加配合。
利大於弊 民眾接受意願增
新北市議員候選人林秉宥提到,過去時有民眾因地界劃分等爭議,而對拆除違建以建污水下水道表示抗拒,使水利局不得不請違建專責小組進行強制拆除,協助水利局污水用戶接管障礙排除;而如今民眾看到污水接管後的防火巷變得不髒、不臭,反而主動配合自拆違建。
蔡建立表示污水下水道建置後,對於新莊地區而言,除了使得大漢溪與淡水河水質改善、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品質外,病媒蚊的問題也大幅解決,將污水送至污水處理廠也有效地節省住戶抽水肥的費用。未來污水下水道工程整體建設完成後,對於包括商圈與房價地價的帶動都有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