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人說新庄事

中萬華街區發展促進會交流。新北市新庄文化協會提供

【記者陳文亭報導】新庄文化協會於八月至十二月舉辦「新庄文史實作培訓系列課程」,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將來能跟著新庄文化協會相關工作者,投身於新庄在地文史調查和推廣活動,期望能為保存新莊文化培育出代表性團體。

新庄文化協會致力於為新莊歷史文化努力

 新庄文化協會從去年六月歷經一整年的籌備過程,聚集理監事會成員並招募三十名會員,在今年六月二十六日舉行成立大會,「新庄文化協會」正式誕生。以日治時期新莊郡涵蓋地區為研究範圍,包括目前新莊、五股、泰山、林口、三重、蘆洲六大區域,因此協會名稱使用舊地名「新庄」,會章為「保存、應用、推廣」在地文化,致力於為新莊地區歷史文化而努力。

 新庄文化協會會員大多數為新莊人,從二十歲年輕人到六十歲以上長者,舊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將逐漸消失在世代的洪流中,因此課程以了解新莊文化和激發文史工作熱情兩大目標為出發點,讓零基礎的會員先從學習文史調查基本知識、步驟、倫理以及智慧財產權著手。內容包含實作與概念兩部分,一部分是大眾史學、認識智財權、田野調查倫理、歷史寫作手法等知識型課程,另一部分則是走訪新莊老街的體驗型課程,讓會員能全方面的接觸到新莊文化。

新莊在地耆老口述歷史是最好的文化傳承

 副組長林峻騰表示,安排課程時遇到最大的困難在於,協會希望透過新莊在地耆老親自述說新莊故事,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讓文化知識得以傳承下去,但礙於目前疫情原因和詐騙事件猖獗兩大因素,耆老們的兒女較不願意讓家中長者出來演講授課。雖協會進行了多次的溝通,但系列課程最終也僅邀請到唯一一位耆老,來自新莊林家的林道宏,親自為大家介紹新莊歷史古建物。

 此次新庄文史實作培訓系列課程偏向田野調查的基礎認識,而參與會員未來也都將成為協會重點栽培對象,組長王藤表示,除了學術性的知識了解外,他最推薦大家「親自走一趟」,在走訪的過程中,每個成員都能親身感受在地不同的美,甚至挖掘出連專業工作者本身都未曾察覺的小秘密,以最簡單的工具著手,像是手機拍照、手邊紙本等的基礎紀錄,都能為文史保存工作盡一份心力,林峻騰最後也說到:「大家也許都會做,但不一定每個人都願意去做。」

「在地人說在地事」的文化保存與推廣

 新庄文史實作培訓課程內容極少在社區發展型的協會中出現,再加上協會中近三分之一的年輕人,是當前為數不多區域社造型組織的人口組成年齡分佈。顯示出台灣民間撇除專業工作者和宗教信徒,這群年輕人願意自主協會以及自我培力,有助於社會大眾對於文史工作進一步的認知,也能將文化保存概念推廣至年輕世代。

 新庄文化協會以提升大家對於自身家鄉的熱愛為終極目標,王藤說到,文化並非一堂課、一個活動就能概述、養成的,而是需要透過建築、回憶等來形塑起在地文化的樣貌,喚醒家鄉的美不是靠文史工作者,更不是創立一間工作室,而是藉由當地居民自發性的實踐,「在地人說在地事」便是最好的文化推廣與保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