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員們認真聽鼓聲指揮團練。曾韻儒/攝影
【記者曾韻儒專題報導】每個星期一、四晚上八點,走進新莊老街,遠遠就能聽到新樂園所演奏的北管樂。新樂園是新莊在地流傳許久的北管樂團,創立於日治時期的一九二一年,距今百年,是現在台灣剩下為數不多的子弟團,也是新莊老街唯一留存的北管樂隊。
沒落與復甦 走過百年光陰
所謂的子弟團,是早期台灣聚落村莊所組成的業餘社團,練習各種曲藝或武藝,由於是業餘性質,因此演出的開銷大多為團員自行籌資,所以子弟團的成員大多自稱為「憨子弟」,成員也以身為憨子弟為榮。子弟團非常看重彼此關係,出團與否,全看交情,這是早期台灣保留下的互助精神,也是與現代北管的商業模式不同之處。
在新樂園館,裡面隨處可見古董文物,走上二樓可以看到兩排肅穆的大仙尪仔,有兩尊甚至已近百年,幾乎是一個小型的傳統文化博物館。「以前的新莊老街都是這些傳統戲曲,像是布袋戲、歌仔戲、南北管都有。」新樂園團長楊乾德說,北管會出現在各大重要的場合,像是結婚、喪事、廟街出陣,都有北管的身影。但是隨著時代發展,西方音樂傳入台灣,民眾有了不同的選擇後,這些傳統戲曲逐漸凋零,漸漸退出新莊老街的舞台。
新樂園的傳承十分艱難,團員張永勝表示,曾經新樂園只剩下三名團員,無法出團,新樂園近乎停擺,並且隨著時代更迭與進步,似乎越來越少人會願意花心思與時間學習一門日漸凋零的傳統樂器。
但是在團長與團員不懈地努力下,透過開班免費教授嗩吶、教授北管的相關課程,讓對北管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免費加入學習。原本逐漸沒落的新樂園,因為有更多人的加入,加上團長自掏腰包,利用嗩吶工廠的利潤支持新樂園的花銷,才漸漸讓新樂園恢復往日光景。
充滿文字的「工尺譜」
在北管樂中,嗩吶是不可或缺的樂器,只要嗩吶一響,所有人就會知道有神明經過。嗩吶的記譜方式非常特別,並不是我們平常見到的五線譜或是數字簡譜,是從上百年前流傳至今的「工尺譜」。所謂的「工尺譜」源自於中國唐朝,是文字譜的一種,新樂園教授嗩吶時,就是使用「工尺譜」。據楊乾德表示,「工尺譜」大多是老前輩早期從中國帶回台灣,所以這些樂譜與知識更顯得尤為珍貴。
肩負傳承的使命
「我們新樂園的宗旨,就是一定很用心地把這個北管的文化傳承繼續下去。」楊乾德非常強調傳古文化的傳承精神。如今的新樂園館,可以看到不分年齡的團員,共同學習傳承這門技藝,加上熱愛與願意奉獻的精神,讓北管樂持續傳響在新莊老街上。新樂園在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一代人來來去去,唯一不變的是那塊新樂園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