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程欣瑩專題報導】因應疫情嚴峻,新北市有八成學校在五月中下旬至六月初採取遠距教學,顯示遠距教學在尚未穩定的疫情下已成主流。新莊國中自五月廿三日起全體實施遠距教學到六月九日,直到全體學生接種完第三劑疫苗後才恢復實體上課,目前已恢復實體上課。而遠距教學雖然可以減少學生群聚、染疫風險,但對於教學品質和學生學習狀況的掌握還是無法與實體上課相提並論。
去年第一次實施遠距教學時,新莊國中給每位老師各別的會議室代碼,學生該上哪個老師的課,就進到哪個會議室,但如果是代課老師來上課,無法及時通知學生代課老師會議室代碼,學生就無法上課。因此後來學校改變方式,給每個班級一個固定會議室名稱,每位任課老師時間到就進入該班會議室,就像在學校,老師到班上課一樣。
老師透過螢幕教學,無法和學生面對面,教學品質勢必會大打折扣。蔡慧蓉說:「遠距教學無法隨時關注學生表情和反應,在教室裡上課能觀察學生的現場狀況,可以明確知道誰分心,並及時拉回學生的注意力,教學品質會比較好。」雖然許多遠距設備都有開啟鏡頭的功能,但蔡慧蓉說,她只有點名時會希望學生開鏡頭。因為她在上課時,無法一直看著每個人的鏡頭狀況,只能透過上課及時問答,知道學生有沒有專心聽課,或是下課前做一個線上測驗或問答遊戲,反映學生該節課的學習效果。
學習心態備受影響
除了教學品質,遠距教學對學生評量的公平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八年級學生陳思霓指出,遠距時的考試都改為線上測驗,有些同學會在考試的時候翻書,甚至在私底下討論答案,對於認真作答的同學不是很公平。對此,蔡慧蓉表示,遠距的確無法完全防止學生作弊,要注意到學生在線上測驗的狀況有些困難,可能還是要仰賴實體上課實際監督學生。
當線上測驗讓考試變得輕鬆,學生容易失去學習的動機。八年級學生薛琬縈說,線上測驗沒有老師的監督,沒有了監督的壓力,就容易讓人怠惰,甚至不想讀書。因此她還是喜歡實體上課,以找回讀書的動力。
提升資訊環境 學習免煩惱
從實體轉換為遠距,學習工具也須從課本跟文具轉換為資訊設備。然而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足夠的設備資源,因此新莊國中提供平板借用給家中沒有設備的學生,若需求超過供給,也可以依新北市教育局《新北市線上教學資訊設備借用注意事項》提出行動載具與網路sim卡的申請。而有些年紀較大的老師,對於資訊設備的使用較不熟悉,甚至沒有在使用任何資訊設備。針對此狀況,新莊國中開放教室讓這些老師用學校的設備上課,教務處也提供老師線上教學的協助,老師如有任何系統上或網路上的疑惑都可以即時詢問教務處並請行政人員來處理相關問題。這些方式都讓遠距教學的環境變得更友善,也讓莘莘學子們就算遠距學習,也不用煩惱因資訊環境匱乏而降低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