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芊卉專題報導】隨著紙本日漸式微,靜心翻閱報章書籍似乎已不屬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但有一群團隊堅持突破常規,從二〇二〇年創刊至今,以介紹新莊的文化特色和在地民情為主旨,期待用發行生活雜誌的方式以小見大,帶領讀者一同啟動對這塊土地的在地探索。
勾起品味興趣 帶動讀者認識新莊輪廓
新莊早在乾隆年間即開展為繁榮市鎮,現今為廠房、產業園區和輕工業基地的設點區域,乃新舊歷史融合之地。對於如此充滿歷史痕跡的撰文素材,主編梁勝欽(以下簡稱「梁子」)形容,起初希望以雜誌形式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於字裡行間或生動圖照找到好奇興致,進而主動探詢更多新莊在地的有趣事蹟。
經過第一期雜誌發行後的熱烈迴響,梁子便擬定以「循序漸進」的模式編整每期雜誌的核心主題——從第一期介紹新莊地區十五間風格咖啡店,和第二期推廣幸福捷運站周遭之特色景點的文章內容,於之後幾期再慢慢帶至新莊廟街的宗教故事、歷史意涵,以及樂生療養院的建物修復認識等等。用《咖啡覺醒力》這樣輕鬆且富趣味性的探店主題作為開端,再推展至《誰跟你下新莊》的封面標題,以敘述新莊的工業歷史和空間重塑為重。就地理位置的採寫而言,也是從上新莊出發至下新莊,完成點、線、面的串連式介紹。
走過兩年 編採初心不變
隨著刊物的連載帶動口碑積累,《新莊騷》也逐漸走向力求挑戰的階段,從原先的「推廣試閱期」,轉至另外發行套裝版的「網路試賣模式」,望讀者的小額支持能夠打平製作成本,以此應援刊物發行。《新莊騷》的品牌價值也接連受到肯定,其成果展現更受到新北市文化局社區營造計畫的補助支持與多場活動的講者邀約。
根據《新莊騷》如今達成的實際成就,梁子表示未來會繼續擴展品牌營造,也感謝讀者們一路上的不嫌棄讓刊物能順利運作。針對創刊設想到如今實作面上的改變,梁子則言道期待來日能將《新莊騷》定義為地方品牌,藉雜誌發行以成立如中間人般的網媒平台,讓新莊大小事得以在此達到串連、彙整,將活動帶到學習場所和商業合作間,使青年老少人人得以共享地方資訊與資源紅利。
關於在團隊經營上遇過的困難,梁子也不吝分享道:「想要建立在地居民對新莊的共同印象是根本目的,希望大家說到新莊地區時能有一個核心記憶,而在企劃商談的過程中也了解到合作夥伴和單位間想法上的不同,要如何統整就是一大考驗。」在洽談階段的和樂氛圍可能因後端實作的差異而難以維持,雖明白參與者皆有心維護並塑造對新莊的共同印象,但溝通不可避,遇到想法分歧時也會歸根品牌的創設價值去思考,藉以維持雜誌出版的順暢運作。

擴大公民參與 你也能是下屆主編
梁子身兼地方誌創刊人及主編,在品牌初始階段皆是一人運作,回憶起曾整整兩個月待在工作室內足不出戶的趕稿過往,雖然疲累但也在成品出爐時收獲到無數反饋,那樣的成就感正是《新莊騷》繼續編產的原動力。而在經歷此作業過程後,也啟發了他成立堅實團隊的願景,便嘗試於粉絲專頁上開放名額表單,陸續招募共編成員加入《新莊騷》這個團隊。
梁子表示希望團隊擴展方式能以高中和大學社團為借鏡,培植出《新莊騷》的第一屆社團幹部後,再由學長姐帶領弟妹一般,讓團隊精神深耕。團隊目前雖是無薪應求人才的狀態,仍收獲大量報名的表單回覆,統計後發現七成以上的報名者皆為學生與上班族,全員共有一半為新莊在地人,另一半則是赴新莊求學或就職的民眾。針對該現象,梁子也形容若能讓各式年齡層的成員產生「我曾經參與過某一年的《新莊騷》」等類似想法是再好不過,讓刊物因為不同成員的加入,就此匯聚多元想法才能做出更客觀、豐富的描寫。
往後梁子也預期從主編身份轉至顧問,為了擴大民眾參與和發揮空間,他認為主編可以年年參考不同身份的團隊人才進行輪替——今年是青春熱血的高中學生,明年是知曉歷史脈絡的地方長者,後年再換為來此地工作的社會人士等,每人眼中的新莊都有著不同的色彩與故事。梁子說:「如果今天是一位單親媽媽任職主編,她可能會看到新莊在親子面向的建設和發展,那或許是我一輩子都沒法想到的面向,這不是很有趣嗎?每個人的新莊都可以長得不一樣。」
營造認同意識 獻上新莊特色之美
在團隊不設限的規劃下,《新莊騷》正朝商創品牌的概念茁壯,刊物發行不只惠及讀者群,同時也讓新興創作者多了一個宣傳平台,例如第三期《廟街好神》便特邀畫師paparaya協助繪製廟街神像和吉祥物插畫,在受到讀者的喜愛和推廣後,更與繪師二度合作產製商品販售,讓大眾對《新莊騷》的印象不只停留在平面媒體的輸出,創作者也能藉此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梁子強調雜誌與知識書籍的目標差異在於雜誌更強調「經驗雜學」和「生活關聯」,從認識到認同的紙上策展,《新莊騷》逐步演進為一個探索媒介、發聲載體、串連平台,更甚為一場文化倡議,將知識內容脈絡化,用圖文帶著讀者群穿梭於新莊巷弄的人文故事間,深刻體會這塊地方的脈動,團隊也能藉此壯大去做出符合當地需求的特色活動。
《新莊騷》持續在經營之路上前進,回首過往,不變的本意有二,第一即是盼望新莊居民能因雜誌分享,更主動地關心地方公共事務,讓議題有機會活絡,被更多民眾發想、討論;另一點則是想加深當地人的家鄉認同感,恰如梁子所言:「新莊流失的不是人口,而是人心。」從一個人,到一眾有志者,《新莊騷》始終心繫這片土地,望以刊物交友,為讀者獻上屬於新莊純樸美好的地方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