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彥合報導】「小中現大 蕭麗虹的臺灣當代藝術收藏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是為了紀念已過世的收藏家蕭麗虹而舉辦,展區內的四十三件作品皆出自二十六位臺灣當代藝術家之手。展覽為期三個月,將於七月十七日結束展覽。
「小中現大」四個字囊括了三種含義,除了透過體積小的藝術品對比體積大的互動式裝置外,也能藉由這些渺小的創作體現出當代藝術的歷史洪流,並且運用多位藝術家微小的收藏展現他們對於社會的看法。除此之外,展區內分為四個連貫主題:「宇宙的胎動、想像無邊,真實無界、心與語言,形塑世界的界線、愛恨憎妒,聚成第二層地表。」透過關於生命萬物、想像力、心靈感知、歷史脈絡的主題,讓民眾得以區分展品的調性。
初入展場,便可看到兩個名為「No. 80-1」的心型立體作品,一個體積小,一個體積大,在體積的對應之下,充分體現小中現大的外觀理念。而名為「一九九七」的藝術作品是透過藝術家梅丁衍之手,使用數位輸出及燈箱製作,表面上是表達他對於香港回歸中國的祝賀,事實則是在暗喻香港的前途發展將受到阻礙。
民眾陳昕慧說:「我最喜歡名為『生死無常』的作品,因為信仰的緣故,我認為生生死死,輪迴路苦,這是所有生命都必須面對的定律。」當無常來臨時,誰也無法抗拒,生命正是如此脆弱,無常隨處所在。她也呼籲民眾在疫情肆虐之下,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從她的對白中,可看出她將作品與社會連結得相當深層。
參與這個展覽,不論是運用眼睛觀賞,或是透過心靈去剖析每個藝術品創作的背後原因,都能被藝術的光芒所震撼到,小小的一個藝術作品也可以在人的心中產生巨大的波瀾,正是此展覽最吸引人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