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星慈報導】新北市議員宋明宗民國一一〇年申請泰山區大窠坑溪河川環境營造,歷經四百〇三天的努力後,四月八日順利完工。將堅實一橋到大窠橋間的混凝土河道改建,利用植栽美化,使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改善環境生態,並在河岸增設欄杆,人車分道,確保防洪的同時打造人本友善通行空間。
大窠坑溪源頭在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東側,從林口台地東側向東流入台北盆地,在五股交流道附近與中港大排匯合。二〇一五年大窠坑溪曾因沿岸淤積嚴重,加上河川沖蝕導致基座掏空及堤防鋼筋混凝土層嚴重剝落,新北市政府邀請水利相關單位到場會勘,並進行清淤、堤防整理修復工程,同年八月在舊河道進行滯洪池新建工程,並擴建中港抽水站,提升當地防洪及排洪的效能。
在長時間使用下,大窠坑溪的生態環境已不如往日,當地居民表示,小時候經常到河域遊玩,自從上游建設工廠後,排放汙水,水域狀況日漸低下,甚至會聞到豬屎味,沿岸居民也會亂丟垃圾,造成大窠坑溪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新北市議員宋明宗在民眾陳情下得知此事,並決心恢復大窠坑溪水生命力。
宋明宗以防洪安全、景觀品質、生態水域,以及減量原則作為改造大窠坑溪的四大願景。在環境營造工程中,將安全防洪、生態復育、改善水質、人車分流暢通,以及建設汙水處理系統完成,全工程花費七千一百萬元,也與環保局合作創立河川治理平台,加強稽查,確保環境永續,成功做到大窠坑溪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