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安蓉專題報導】家樂社區關懷協會已成立四年多,分別在新莊及蘆洲擁有四個據點,專門服務單親、隔代教養和弱勢的家庭。「讓家庭快樂起來」是協會的初衷,其中為學齡兒童開設的小樹苗課輔班,正是扮演著協助家庭陪伴孩子的角色,讓他們能有快樂且充實的成長過程。
問題要改變 陪伴不能少
小樹苗課輔班與坊間安親班最大的差別在於多了更多的包容性,志工廖皇嘉表示,雖然名為「課輔班」,但其實這邊最在意的是孩子性格的養成,心理狀況遠比成績來得重要,希望他們不會因為課業表現不理想而失落。外面的安親班通常彼此間相當競爭,小樹苗課輔班不一樣,志工們都會鼓勵成績好的孩子去幫助其他人,打造出一個溫暖的環境。
並不是所有學童都能來參加課輔班,而是必須擁有弱勢家庭的背景才能進來。社工專員張齡方透露,有個小孩來自非常破碎的家庭,生父經常毆打他,現在正住在寄養家庭,一來到課輔班,他就和老師說:「老師你打我,你打我我才會聽話。」心裡從小嚴重扭曲,老師和社工們能做的就是用陪伴慢慢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其實也是有價值且值得被愛的。
找尋興趣 全人發展
除了顧好孩子的課業外,協會還安排了各式各樣的活動讓學童探索,包括品格課、音樂課、職業體驗和突破自我營等等,幫助他們在找到自己興趣的同時也找回了自信,不要對自己有所設限。除此之外,協會也會定期舉辦免費出去玩的活動,邀請學童的家人一起參加,與他們的家庭建立起良好的關係,畢竟孩子成長最大的關鍵就是家庭。
就讀民安國小四年級的涂同學表示,他非常喜歡來課輔班上課,因為覺得這邊的氣氛很熱鬧,老師也不會很兇,和以往參加過的安親班形成強烈對比,在這邊不只能學習到課內的知識,還能了解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每個孩子來到這裡都有明顯的改變。」主責老師莊惠說,無論是開始主動寫功課或是敞開心胸與人互動,那都是一種進步。
克服困境 一起變得更好
課輔班目前面臨到兩大困境:第一是孩子不配合課程步調,不過老師們一致認為這個狀況一定會有所改善,只是還沒找到最適合他們的方法;第二是有些家長會因為工作失利而將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甚至是要求孩子幫忙一起工作,導致他們沒辦法按時來課輔班上課。這時協會就會擔任親子間的橋樑,盡力跟家長溝通討論,希望不要因為家庭因素耽誤了學習。
張齡方表示,目前課輔班其實很需要長期的人力,不然常常都會遇到「一打多」的狀況,所以希望能有更多固定的、有志一同的人加入,與其說陪伴孩子做功課,不如說陪伴他們聊天,成為他們心中的重要他人,讓孩子的身心靈都能夠健全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