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廢疾者皆有所養

槌球比賽進行中。攝影/黃子怡

【記者黃子怡報導】有感於年長者及身心障礙者人數眾多,中華民國老殘關懷協會於八十九年由理事長鍾鳳美夫婦成立。因先生張鵬裕患有小兒麻痺,剛開始在求職上遇到很多困難,但在鍾鳳美的鼓勵以及支持下,張鵬裕順利考上銀行員,家計也開始逐漸穩定,有額外的能力去幫助他人。鍾美鳳說:「我們現在有能力就要去幫助需要的人。」

 協會服務對象為年長者以及身心障礙者,服務項目包含協助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復健、就醫、技訓、就業、急難、婚姻、收容安置等服務工作。基本上,只要年長者遇到問題,協會都會盡可能地提供協助。小蘭(化名)奶奶長年被兒子及媳婦虐待,甚至被鎖在家門外,協會得知後原本要通報媒體,但是奶奶不忍兒子難做人,最後還是忍下來,由協會協助求職,販售口香糖及日常用品,讓她得以展開新生活;阿土(化名)爺爺將身上積蓄交由導遊換錢,不料卻遇到SARS爆發,導遊捲款遣逃,最後協會透過法扶基因會協助爺爺打官司,並向政府申請補助金,爺爺才得以度過難關。

 截至目前為止,老殘協會已有一千多位會員熱心參與,除了善心募資活動,也會不定期舉辦各項課程,內容有教育性、娛樂性,如日語歌唱班、美容班、花藝班,還有槌球運動團,希望讓年長者有個交朋友、抒發情緒的地方。協會也與潭底其他老人團體結合,像是開設跳舞班的「假日早協會」以及推廣終身學習課程的「潭底松年大學」。假日早協會的跳舞老師許美珠今年七十歲,平日都在教舞、練舞,假日時就會參加老殘協會的槌球活動,她說:「真的很感謝理事長可以讓潭底的老人團體變成一個大家庭,讓老人有個可以聚會的場所。」

 協會成立的槌球團有將近一百多位成員,包含「假日早協會」以及「潭底松年大學」成員,由十幾位專業教練帶領,甚至代表新北市參加全民運動會的槌球單項目。每天下午學員都會在西盛環保河濱公園的草地練習,這個禮拜六也舉行會內賽,讓年長者在疫情期間可以走出家門活動筋骨。今年七十六歲的張嬌蘭是獨居老人,平常在家無法跟他人聊天互動,於是參加了槌球團,透過運動結交很多朋友,也逐漸找回人際互動的自信;而八十二歲的燕子(化名)有輕度的失智和精神疾病,常常會感到自卑,情緒也不穩定,加入槌球團後在運動以及朋友的帶領下,逐漸變得比較開朗活潑,邏輯思考也變得更清楚。

 協會希望未來能繼續為潭底里的年長者、殘障者盡一份力,加強敬老風氣。並昂推行愛老、護老觀念的同時,他們也積極辦理老人及身心障礙者體能運動、育樂及社會公益等事項。張鳳美說:「只要我還有能力,我就會繼續堅持這份助人的精神。」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