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曹舒涵報導】台灣本土疫情五月升溫,在政府放寬高中以下停課標準的情況下,不少家長擔心未滿十二歲的國小生大多沒有施打疫苗,是否增加學生染疫風險。
教育部針對國小防疫公布停課新制,確診個案如「確診前2日內」曾到校上課,其所屬班級的同學與導師,全班暫停實體課程3天,並由學校提供1人1劑快篩試劑。新莊國小胡建國主任提到,目前國小停課標準都依照教育部規定,不過校內學生確診人數每天都持續在增加,停課的班級也不斷在變動當中,常常復課了但又因為有人確診而遠距上課,儘管學校針對疫情已經做足防疫措施,校內教師必須施打滿三劑的疫苗,學生除了吃飯、喝水也必須全程配戴口罩,但學生在校外仍然存在許多染疫的不確定性。
而針對國高中防疫部分,則是以該確診個案如「確診前2日內」曾到校上課,確診學生所屬班級的座位「九宮格」同學,實施3天「防疫假」停止到校,並由學校提供1人1劑快篩試劑。為了加強防疫,新莊地區恆毅高中學務主任鍾建安提到,原本學生們有專屬的用餐餐廳,疫情期間改為在教室用餐,並且搭設座位隔板,落實學生用餐不共食的規定,另外,校門口也新架設了防疫門,學生只要通過防疫門,就能夠全身消毒,做足防疫措施。
「學校為了保護同學們的安全,都有常備酒精與用餐隔板。」高二的林彥均形容,得知教育部放寬規定時,相當震驚,因為疫情再度升溫,不過現階段疫苗普及率高以及患者多為輕症或無症狀,這樣的政策也不全然會造成負面影響,目前只能盡力配合政策落實防疫保護自己,盼疫情能盡快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