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菁專題報導】臺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於一九九九年創立,協會秘書長陳進隆及副秘書長謝慧燕夫婦發現有許多家庭因為錯誤的教育方式使得孩童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了負面影響。謝慧燕表示,兒童時期的發展是一生的關鍵期,因此協會開始投入家庭及兒童生命教育,透過開辦課程、舉辦節慶活動、創辦雜誌和節目等進行相關宣導。
創造「陪伴」品質 促進家庭關係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期許自己透過「陪伴」成為父母親們的後盾,由於許多父母親不知道如何陪伴小孩,因此協會創作兒童歌曲、故事等家庭教育材料,也會配合不同節日研發各式各樣的手作產品,像是故事書、簡單的親子玩具等作為親子間相處的媒介。當父母親手邊有了工具,就能創造陪伴品質,也能修復家庭關係。謝慧燕說:「不應該只倡議要父母陪伴小孩,更要知道如何正確陪伴,許多父母怕跟孩子有衝突就送安親班,但他們沒有看見孩子心裡的需要。」其實孩子是很渴望能與父母親好好相處的。
母親節活動 表達對媽媽的感謝
因應母親節即將到來,協會設計了一款可在Instagram平台使用的限時動態濾鏡「親愛的媽媽,謝謝您為我這麼努力!」,讓大家可以透過濾鏡拍攝影像「曬媽媽」。除了表達對母親的感謝外,也配合抽獎,希望吸引更多人響應活動。除此之外,協會也製作出一款大人小孩都適用的DIY手作「3Q奶茶扭蛋卡」,孩子們可以在紙條上寫下任何想對媽媽說的話,並裝進手作的扭蛋卡讓媽媽扭出紙條,透過趣味表達方式加深母親與子女之間的感情。
慧燕有約 與父母疫起面對問題
臺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二十多年來,透過不同方式傳達家庭與兒童的生命教育理念,但因為遇上疫情,許多培訓課程被迫停擺,因而開辦了「慧燕有約」節目,由副秘書長謝慧燕擔任主持人,每週四定期直播線上談論家庭問題。除了傳達協會教育理念外,也給予父母支持與陪伴,四月七日的節目內容也響應母親節,主旨是謝謝母親的付出,除了鼓勵及感謝外,也呼籲母親們要有跟自己對話的時間,適當地放鬆休息。謝慧燕說:「過去的年代孩子都玩在一起,是群養文化,現在小家庭問題會被放大,希望透過節目連結父母,形塑團體彼此陪伴的能力。」
傳達正向理念 賦予生命力量
協會工作人員王曦表示自己小時候其實很沒有自信,但是在國小時參加協會舉辦的生命教育課程與音樂劇活動後,讓他知道要學習接納自己的樣子並懂得愛自己,在高中、大學有需要上台的機會時,也不畏懼表現自己。協會網路媒體專員劉沁枏也說,自己雖然沒有子女,但是組織推廣的理念也幫助修復他弟弟的家庭關係,讓他們的家庭關係正向發展,在協會工作所學對自己的家人來說也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