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爵士深耕 校園飄悠揚樂聲

對爵士大樂團的成員來說,這也是與音樂家交流的難得機會。圖片提供/新泰國中

【記者陳品宇專題報導】在民國一〇九年教育部推動的藝術深耕計畫中,新泰國中從上百間學校脫穎而出,爭取到了替八年級學生安排五周爵士音樂課的機會。專業的爵士樂家進入校園,除了介紹爵士樂的典故及種類,也讓學生學習用身體感受韻律,在肢體擺動中感受爵士音樂的美好。

精心設計 打造爵士環境 

 新泰國中長期推動爵士樂與學生生活的結合,校內也成立了大爵士樂團,成員高達八十人,每年舉行的公演「芝蘭玉樹音樂會」更是新莊區著名的音樂盛事,也會邀請他校一同參與演出。

 「希望藉由紮實的內容讓學生一步一腳印認識爵士。」駐校音樂家林映辰表示,在首年的課程設計上,希望能提高學生們對爵士的認知,並介紹不同曲子的音樂風格。第二年則挑戰跨領域的教育,結合文學、肢體表現以及視覺藝術的概念,讓爵士的呈現不單單透過音樂,而是能與詩詞、舞蹈有所連結,增添了自由發揮的空間。課程中也會穿插雙語教學,教授爵士樂的英語詞彙,內容十分全面。

 林映辰也提到,爵士課程的特別之處在於韻律、創造及想像力三大元素。在課程中,曾邀請過專業的舞者來帶領學生跳即興搖擺舞,期許學生能從實際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爵士音樂中的兩大特色-swing(搖擺)及call and response(領唱應答)。

自由發揮 音樂無極限

 參與課程編排的音樂老師洪珮僖則說,爵士課程內最特別的莫過於讓學生發揮想像力使用樂器、擺動身體,用各自的方式演繹腦海中的音樂。爵士樂團的學生也能透過藝術深耕的計畫,操作不熟悉的樂器,換個方式感受音樂,藉此對音樂有更多面向的認識,在演奏上也能獲得啟發。

 陳昶安同學認為,所有課程中最印象深刻的是用隨機的樂器演奏指定的新詩,需要自己想像詩的意境,並動手打節拍,架構獨一無二的樂章,是很有互動性的音樂課。蔡邵承同學則表示,過往對音樂課的認知都是很封閉的教學,但爵士課程讓自己能不受侷限,發揮創意,將自己的情緒、想法與詞曲結合,賦予全新意義,感覺十分新奇。

夏日音樂會 攜手共奏

 在三月卅一日,新泰國中更舉行了夏日音樂會,邀請台灣鼓王—黃瑞豐、小號演奏家魏廣晧與爵士大樂團一同合奏,在期中考結束的午後,帶給學生聽覺上的饗宴。參與課程編排的音樂老師林孟錡指出,此次音樂會是爵士課程的延伸,也幫助孩子串連過去所學到的知識。對於爵士大樂團的學生而言,這次音樂會不但提供了與職業音樂家交流的機會,更象徵著爵士樂的傳承及向下紮根。

 爵士樂團的成員鄭予樂說道,雖然有過數次校外的表演經歷,但這是第一次與職業音樂家合奏,過程既興奮又緊張。在音樂會結束後,兩位樂壇前輩也勉勵自己在音樂路上好好享受,從中拓展不一樣的視野。

 林孟錡也特別感謝校長與其他老師的幫助,入校後首次承辦這麼大型的專業音樂會。她希望能在音效呈現上達到足以進入國家音樂廳的水平,準備過程歷經了數次的討論,行政團隊也給予許多幫助,最終讓「不可能變成可能」。除了是無數人的努力,更是校園一同營造爵士環境的最佳體現。

 「爵士的內涵就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仍願意去嘗試,因為在嘗試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林映辰期許學生在感受、享受、操作樂器中愛上爵士樂,更能從中領會到爵士音樂的包容性,讓新泰在未來成為爵士教育的代名詞。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