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郭劭寬專題報導】在台獨革命家史明逝世兩週年後,史明文物館於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日正式對外開放參觀,館內不僅藏有史明遺留下的書籍、手稿、相片等重要文物,也展出具有紀念意義的藝術作品和收藏,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史明這位傳奇的台獨革命家。
台灣獨立先驅 革命家史明
史明是堅持台灣獨立的革命者,曾因想暗殺蔣中正而被迫流亡於日本,一生都在為了台灣獨立付出行動。史明於一九六二年出版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希望喚起台灣的民族意識,並讓台獨者更加了解台灣的歷史脈絡,並於一九六七年成立獨立台灣會。一九九三年回到台灣後,史明持續用自己的方式推動台獨理念,主要強調大眾參與的重要性,堅持台灣民族主義的信念。史明曾說過:「我在做的是體制外的革命,是要推翻中華民國。」
用心規劃展區 史明歷歷在目
史明文物館位於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的社區大樓,這裡是史明自一九九三年從日本返台後居住最久的地方。史明過世以後,史明文教基金會決定將這裡改造成紀念史明的地方。不過因為房屋老舊,存在許多漏水、壁癌以及蟲蛀等問題,因此史明文教基金會向民眾募資進行翻修整新,才有今日史明文物館的誕生。
館內依照史明的生命歷程規劃展區,三樓是史明的成長經歷,包含日治時期士林施家的出身、赴日就讀早稻田大學的過程等等。其中「新珍味餐廳」模型特別引人注目,這是史明流亡日本後開設的麵食館,他把此地作為在日本的台獨基地。而樓梯間的玻璃彩繪藝術由史明的忘年之交張紋瑄設計,刻有台獨戰車、獨立台灣會徽章、台灣人四百年史等圖案,象徵史明多年來對於台獨的努力。
四樓則主要展出史明留下的歷史文物,書櫃擺出一系列《獨立台灣》和《台灣大眾》復刻版書籍,是史明與台灣獨立會共同發行的作品,從中能看見當時台獨運動的痕跡。史明的臥室則是原封不動地呈現,一旁的日曆也停留在二〇一九年九月十七日,也就是史明在這裡最後的日子。史明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敏紅表示,希望大家能睹物思人,藉此懷念史明歐吉桑。
保存、推廣史明的傳奇歷史
館長藍士博說,史明文物館的落成只是第一步,未來會與各單位合作執行保存與推廣的工作。像是史明文物館和台灣共生青年協會合作舉辦「革命家養成之路」台灣青年營,邀請《革命進行式》導演陳麗貴、參與史明口述史訪談的江昺崙、鄭清鴻等人分享他們所知的史明,帶領學員從各個角度分析不同面向的史明。
除此之外,史明文物館也和書寫工廠合作錄製語音導覽,包含中、台、日、英四種語言,讓不同國家的人都能來到這邊用自己的方式了解史明。而未來也規劃設立日本新珍味分館,希望完整呈現史明當時在日本進行的台獨運動,也讓大家看見史明在歷史上所存在的傳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