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潔盈報導】近年來,台灣社會早已邁入人口高齡化,截至民國一一〇年高齡人口就有三百八十萬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七。而道路交通死傷事故每一百位中就有四十一位屬於高齡者死傷嚴重,而有鑑於此,交通部從民國一百年開始推行「高齡長者交通安全教育-路老師培訓宣講計畫」。
會取名為「路老師」是為了讓人們一眼了解此培訓計畫與交通道路的密切關聯。而「路老師」培訓計劃是希望通過招募志工,經過專業培訓後,讓他們擁有完整的道路安全知識並成為合格的「路老師」向高齡者宣導交通安全。路老師志工可以是來自社會上各階層的民眾,有些路老師會由政府或私人機構推薦來參加課程,有些則是來自社區委員會,自主前往培訓。
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回到鄰里中為老人們宣講,增加他們的道路安全知識,減少意外發生。在開課以後,報名者需在年末前完成四場至少八十人的宣講,並將影片以及資料傳回交通部。待完成評核後,就會為其頒發路老師證書。路老師培訓計劃的內容每年都會由交通部根據往年的數據、案例,以及更新後的政策制定最適宜的方案,交由培訓講師為志工進行培訓。
培訓講師皆由台灣各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來擔任,培訓講師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張勝雄教授表示,他們會透過研究交通安全並分析過去事故資料,找出高齡者較為欠缺的交通安全知識,並有系統的編輯成教案,授予路老師。授課內容包含高齡長者交通安全宣講教案和教具、道安新知及教學示範演練等課程。
交通部雖然會為路老師提供講義和海報,但有些人會根據所在地區的交通情況制定專門的授課內容。為了吸引高齡者的注意並讓他們對於宣講內容的印象更加深刻,有一些路老師甚至會以表演歌仔戲的方式進行互動。交通部道安委員會湯儒彥組長表示,在如何引起老人的關注和共鳴上,他們都會給予路老師充分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發揮。
擔任路老師的黃淑珍常會以幽默、俏皮的方式對高齡者進行宣講,她常說:「清晨去運動或是晚上走在路邊就要穿亮色衣服,把衣櫃裡最閃亮亮的衣服穿在身上,其他車才可以看到你」或是「腳踏車要停在白色虛線裡面,不然拍照達人會把你拍得很美」。而她認為老人們可以積極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已經是她最大的回饋和收穫了。
湯儒彥表示,希望未來高齡者的車禍風險可以透過路老師們的積極宣講大幅減少,交通安全知識可以像細胞般散播到社會各個角落去,讓老人們都可以在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時也保護其他用路人。
今年的路老師培訓計劃已開放報名,截止日期為四月二十四日。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前往路老師培訓網,或是交通部道安會網站「168交通安全入口網」的傳送網址進行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