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彥合專題報導】「大人的繪本時光」是新莊社區大學在週五晚間所開設的課程,由講師楊偉苹以及十位熱愛討論、發言的大人們共同組成。在三個小時的互動課程中學員們可以暢所欲言,各自抒發感想,並配合當周的繪本主題,讓學員們沉浸在共讀、共享、共學的繪本世界中。
在這個班級中的學員們全為女性,有四十歲的上班族,想藉由和同學的交流、互動,不間斷地活絡大腦,因此報名參加課程;也有六十歲的奶奶,因為起初看錯名稱,以為是繪畫課,而誤打誤撞的參與了課程,但經過幾堂課下來,在輕鬆的氛圍中,也逐漸愛上了繪本閱讀。
正是因為學員們皆為不同年齡、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因此才會透過各自的角度去閱讀繪本,並產生獨特反思。學員唐菡敦也說:「在這個意想不到的火花中,讓我真正愛上了這堂課。」
在課堂的開始,楊偉苹會先帶讀繪本,經由引導的模式點出今日欲探討的問題,接著讓學員們發表對於故事內容的理解,並述說自身讀後心得。由於繪本的字數都很少,有時甚至一頁只有一張圖片,所以每位學生所看到的都不盡相同,透過天馬行空的想像,領略繪本的浩瀚世界。
每堂課程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如:貓和日麗、暖身也暖心的冬日繪本、春天來了等,隨著不同的主題,課堂氛圍也會有所改變。學員李桂美說:「當我們上到『春天來了』這堂課時,就會呈現出生氣蓬勃的氛圍,大家都特別有活力。」
李桂美也表示,當學員讀到溫馨類的繪本時,也很容易牽動自身情緒,例如她曾讀過一本叫《白貓黑貓》的繪本,書中說到:「別老是順從主流的價值,而忘記了自身的獨特。」讀完這本書後,李桂美不禁眼眶泛紅,並將繪本聯結到了自身的生命故事。
繪本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常會有某一頁、某一句話,和讀者過去的經歷互相吻合,觸發共鳴,而此課程透過每位學員的分享,有時發人深省、有時充滿正能量,這樣的氛圍也造就了學員們的好交情。
楊偉苹說她開設這門課的原因是因為她想成為助人、與人分享的角色,而她會選擇以繪本作為媒介則是因為過去上過的哲學諮商課使她發現,在課程中帶領學員分享的過程能夠引發自我探索,讓她對於繪本有了不同的想像。
楊偉苹也引用日本作家柳田邦男所提出的「繪本人生三讀」概念:小時讀、為孩子讀、為自己讀,道出她欲傳遞給學員們的理念。她認為現在的繪本和自己小時候社會所定義的童書已經大不相同,繪本並非兒童的專利,大人的內心也住著一位孩子,她希望藉由這堂課可以讓參加的學員們找回童趣,並藉由彼此交流、互換想法,一同在生活中發現更多耐人尋味的事物。三小時的課程,不僅「聊」癒每個學員疲憊的心靈,更創造了屬於大孩子的繪本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