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代替照護 樂齡中心烘焙課

豐年好滋味講師鍾淑英將蒸熟的地瓜撈起。攝影/陳誼芬

【記者陳誼芬專題報導】明亮的空間、乾淨的環境和齊全的烘焙器具,這裡是新北市新莊區豐年樂齡中心的烘焙教室。自民國一〇七年開始,樂齡中心獲得教育部專案補助,將多元學習與樂齡做結合,打造烘焙教室,並開辦豐年好滋味課程。

「學習是高齡者最好的糧食」

 台灣人口高齡化,為鼓勵高齡者學習,並落實長者學習權益,教育局於民國九十五年公布「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推動近便性的學習場所,豐年樂齡學習中心也因而誕生。

 「樂齡」指的是快樂學習、忘記年齡。與其他縣市不同,為貼近長者的需求,並提升長者學習的便利性,新北市將樂齡中心設立在小學裡,並規定每區至少要有一所樂齡中心。以新莊為例,共有新泰國小與豐年國小兩所樂齡學習中心,以配合新莊高齡人口的比例。

 新北市新莊區豐年國小校長洪靜春說,豐年樂齡學習中心前身為高齡教育中心,是台北縣升格為直轄市之前的唯一一所高齡教育中心,直到樂齡入法後才改為現在的名稱,希望能鼓勵長者學習,並擴展長者的學習管道。

豐年好滋味 

 這學期豐年樂齡學習中心開辦的豐年好滋味烘焙課程自三月十五日起至五月十七日,每周二下午一點半到三點半上課。整學期的課程中,講師會講授簡單好操作的餐點,包含地瓜麻糬、甜麵包、手工餅乾等。洪靜春說,現代人很講究「食安」、「食農」,豐年好滋味烘焙課剛好可以符合長者這方面的需求。

 由於參加課程的學生多為樂齡長輩、家庭主婦。講師鍾淑英會將食譜調整為最簡易的版本,讓學生容易上手。以地瓜麻糬的製作為例,原本的作法應是先將圓糯米泡水,接著將地瓜磨成泥、壓乾,像做湯圓一樣,最後還要用蒸籠或電鍋蒸。經過講師的改良後,只要用水煮,撈起來後搗一搗、搓揉就可以了。

教學熱忱

 其實,鍾淑英原是豐年國小的志工媽媽,過去也曾在私人烘焙教室工作。四年前,正逢豐年樂齡學習中心成立烘焙教室之際,鍾淑英參與烘焙設備的採購,因而受到豐年國小的老師邀請,成為豐年好滋味課程講師。

 鍾淑英說,因為學生大多是家庭主婦或長輩,為了讓學生在家也能自己做,要考量學生家中的設備並使用菜市場就能取得的食材。在豐年樂齡學習中心教學的四年來,規劃課程讓她感到有些辛苦,也曾想過不要開課了,但出於對學生的「責任感」,她仍未放棄。

歡樂學習收穫成就感

 第一次參加烘焙課程的張世玫說,這堂課上起來很輕鬆,因為老師教得很清楚而且操作容易。第二次參與課程的孔柳燕說,因為每學期的課程只有幾次,距離上學期的課程已經相隔一段時間了,來到這裡有老朋友相聚的感覺,老朋友之間都會互相協助,很歡樂。

 孔柳燕說,今天上課做完地瓜麻糬很有成就感,做起來很順手。每次只要參加豐年好滋味課程心情就很愉快。最大的收穫是每次都可以帶甜點回家和家人分享,還可以順便炫耀一下。

教育代替照護

 預防高齡者臥床的機會是樂齡中心的首要目的。洪靜春說,許多人對長者的印象大多是生病或沒有力氣的,但其實有許多長者都很健康。為了維持長者的身心健康,樂齡中心提供長者適當的活動,以教育代替照護,將高齡者由負擔轉為人力資源,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