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來市集的溫暖──來福咖啡

店內落地窗旁是陳列市集商品的小角落。攝影/李汶倢

【記者李汶倢報導】從四四南村市集賣手沖咖啡起家的鄭郃樺與來自樹林的江欣儒,去年十二月選擇新莊落腳,開設來福咖啡。側窗裝飾溫暖燈串點綴白色磚牆,大面落地窗內陳列的各項手作飾品,都是他們與市集共處的回憶希望藉此將市集的溫暖愜意以咖啡廳的形式注入新莊人的生活裡。

市集擺攤 自學手沖

 約莫兩年前,鄭郃樺與江欣儒因興趣使然,加上朋友熱情邀請,嘗試第一次在士林市集擺攤,當時兩人都各自有正職,平日上班,六日市集成為他們生活的常態。擺攤之初,攤位上僅販售耳掛包咖啡,「我們在市集裡面遇到一個賣咖啡的前輩,他建議我們應該要賣現場手沖,讓客人直接喝得到會比較有意願購買。」江欣儒解釋。

 這讓原本就有研究手沖咖啡的鄭郃樺,更努力地從網路和書籍上鑽研關於手沖的技能與知識,並在之後的四四南村市集嘗試賣手沖咖啡。「我們大概在市集打滾兩年,就是推著推車揹著全部的東西去,我們耳掛是自己包裝,所以我們還要在那邊壓耳掛貼標籤。過去那些在市集擺攤的東西,現在我們都保留在店面裡。」鄭郃樺說

 而提及在市集擺攤最印象深刻的記憶,兩人都想起那場炎熱午後的雷陣雨,「我還記得我那天才剛買溫控的手沖壺,第一台,才剛送來,隔天拿去市集用,我的盒子就爛了,就是因為那場雨。」花花說。「我就是濕著我的褲子繼續沖咖啡,很辛苦,去擺攤過後回來這裡就會覺得店裡好溫暖。」江欣儒說。 

 雖然說著擺攤的辛酸和各種情況,但那天淋溼的手沖壺到現在還保存在店內角落,市集用品在店裡也隨處可見,足見兩人對市集的懷念和嚮往。

提前實現咖啡廳夢想

 原本是要開串烤店的,殊不知租下房子的隔天就變成開咖啡廳。」鄭郃樺及江欣儒解釋,開咖啡廳其實是一直以來的夢想,不過是三十歲以後的計畫。當時承租這間店面是為了要跟共同朋友一起開串烤店,「結果租完房子的半夜我就跟朋友有爭執,但店都租了,要怎麼辦?只好直接開咖啡店,把我們原有的技能就套在這裡。」江欣儒說。

 基於兩年來的咖啡和餐飲業工作經驗,他們決定提前實現開咖啡廳的夢想,用一個多月的時間自己動手,從畫設計圖開始,自己打掉牆壁、上FB找二手家具,將原本賣素食的餐廳改造成現在溫暖舒適的空間。

延續市集精神 共築溫暖角落

 像之前我在專櫃上班就是賣很多市集品牌的東西,就想說這間店可以讓人家進來喝咖啡還能享受市集的感覺。」曾在百貨選物店櫃位工作的鄭郃樺希望將選物和市集的概念放進店裡,於是公開招募品牌並回頭找了在市集認識的朋友,將他們的商品陳列於店內。「擺攤其實真的很辛苦,我的想法就是讓他們被看見,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像市集遇到疫情就不能出去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在這裡。」江欣儒說。

 開業近一年,在疫情的搗鬧下,新莊居民用熱情和溫暖支持著來福咖啡,遠距工作的住民常下樓外帶咖啡和甜點,陪伴店裡走過艱難時期。店內掛著一幅陪伴他們走過各大市集並畫有logo的大帆布,希望能延續市集的溫暖,將這樣的療癒和愜意在店裡繼續蔓延。 

 目前店裡運營狀況穩定,鄭郃樺與江欣儒希望未來能夠將來福咖啡嚮往市集氛圍的精神帶到臺灣東部,在戶外空間更多的場域開設店面,讓進來咖啡廳的人們都能夠拋開工作和煩惱,專注於當下環境並享受咖啡。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