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毅樂服社前往獨居長者住處提供陪伴並幫忙測量血壓。圖片提供/恆毅樂服社 |
【記者葉冠妤新莊報導】天主教恆毅高級中學「樂服社」為校內唯一服務性社團,自一〇八學年度起,取L.O.V.E諧音為名,四個字母分別代表 Leaderchip、Ownership、 Volunteer和Excellence。希望關懷弱勢族群,散播溫暖到社會角落,今年延續傳統走訪了盲人重建院,也因應疫情增加環境保育行程。
走訪弱勢族群機構 傳遞溫暖能量
一個學期六次的社課時間,由幹部和指導老師討論課程架構,安排合適的探訪機構,讓學生實際操作。包含拜訪獨居長者、盲人重建院、彭祖體驗和發票募集等。彭祖體驗是讓學生穿戴高齡體驗設備,如老化眼鏡、音阻耳塞、膝蓋約束帶,感受長者生理退化的狀態。藉此引導學生反思,也在未來面對長者時能更有同理心。
副社長程鈺琳說:「居家探訪時除了聊天、準備禮物,也會為長輩量血壓。許多長輩因為太興奮,血壓甚至飆到了一百六。」本學期第一次校外參訪是到盲人重建院,就讀高一的黃薏芯認為樂服社的課程能讓學生跳脫單一思維,接觸其他族群。「藉由矇眼以及與導盲犬互動的遊戲體驗,我認知到原來視障者在生活中存在這麼多的不便。」
除此之外,最令社長趙馥萱印象深刻的是社員私下組團參加地圖寫作比賽。參賽者須提出議題性或與地方社會文化有關的計畫,不同於普通的主題如美食、古蹟巡禮,樂服社將服務的理念內化到日常生活中。他們在中正路上拜訪店家,宣導導盲犬友善計畫,希望在店家門口放上貼紙,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議題,也為視障者創造友善環境。
疫情受阻 轉向關懷自然環境
樂服社的活動大多強調人際互動,但這些計畫在疫情之下頻頻受阻。往年於畢業前夕所舉辦的國際服務教育旅行也因此停擺了兩年,預計前往柬埔寨教授華文的計畫被迫取消。對此師生都感到可惜與無奈,但社團也迅速改變策略,轉而朝向環境關懷的方向,舉辦淨灘、淨溪活動。
十二月初樂服社前往鹿角溪人工濕地進行水質調查與生態導覽,邀請專家講解家庭污水排放並實際體驗檢測過程。包含水樣外觀、顏色、酸鹼、溶氧、濁度和溫度等,讓學生在環境議題和污水處理議題上有更深的認識。
循序漸進 讓服務深根
前任社長王郁程表示,近年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服務學習,樂服社希望藉由社團的行動響應更多人參與。「作為幹部我觀察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最初的緊張、尷尬,到後來學生能講一個笑話把長輩逗笑。」社團的角色是從旁協助,給予輔導,讓學生能從原先封閉的心態轉往開放,接納不同族群,也看見需求。
指導老師洪淑貞表示,她觀察到前幾屆社團畢業學生有不少比例在大學選填科系時選擇了社會工作學系、臨床心理系甚至教育學系。彷彿高中時期播下的種子都深深影響學生未來的選擇,她也期待每年新投入的三十個學生,都能在一場場演講和機構走訪的過程中感受到服務的快樂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