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茶文化 營造貓空共好

孝親封茶活動,存放茶葉與對長輩的感謝信。 圖片提供/貓空休閒產業社區發展協會


【記者宋家琪報導】位於臺北市文山區的貓空,是盛產鐵觀音茶的產區,並擁有臺北市唯一具備觀光與運輸功能的纜車,自然資源與觀光資源都十分獨特,是臺北市民常去的休閒遊憩場所。民國一
四年由在地有志青年張侑霖擔任領導人,成立貓空休閒產業社區發展協會,希望以此維護貓空社區的共好與經濟發展,將貓空打造成優質的旅遊景點。

運用公私資源 發展建設

 協會與當地里長合作,張侑霖說:「社區成功是需要公私合作的。」有了里長的幫忙,執行協會的事務順利許多。例如社區蓋的樟樹步道、種的花海,其實是使用私人土地,透過張侑霖與里長和居民溝通、協商,才取得土地同意書,成功建設吸引遊客的公共設施,此外,協會也替貓空的環狀步道做整修,維護整體設備。

 張侑霖向公家單位爭取許多可用資源進行發展,不僅在民國一七年申請貓空休閒農業區的劃定,獲得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在今年也拿到數位導覽建置案,將與貓空纜車做結合,讓搭乘纜車的遊客可以透過數位導覽的指示、解說走訪貓空社區。未來預計與文化局合作,讓在地藝術家在纜車站、候車亭做裝置藝術。

注入新能量 營造共好

 張侑霖表示從前貓空地區的店家很多都互不熟識,彼此不了解,在看見這樣的情況後他想要做出改變,於是他舉辦團體活動讓協會成員互相認識,也曾一同到花東參訪農委會農糧署為了推動茶產業評選出的亮點茶莊。而目前協會中的成員平均年齡不超過三十二歲,張侑霖認為年輕人的力量可以在辦活動的想法與操作上注入新的能量。

 貓空閒咖啡老闆娘楊鈺媛表示之前加入協會的原因是認為張侑霖有想法、無私,能站在公眾的角度思考,且因為參加協會認識了更多年輕人,在經營上有正面的影響,店家之間也會討論、合作、學習,彼此互助,讓整個社區的凝聚力提高許多。

推廣茶文化 促進經濟

 因為前陣子疫情影響,導致遊客量下降至少九成,協會便組織貓空美食外送隊,結合七間餐廳,將餐點外送到顧客家,張侑霖表示之後會把外送隊的形式轉型,規劃成販售貓空特色商品的電子商城,販售茶農生產的產品,也發展各種茶的創意食品,如鐵觀音蔥油餅、鐵觀音蘿蔔糕等,希望能將貓空產的茶葉及相關產品推廣給更多民眾知道。

 另外,協會也規劃許多茶文化相關活動,例如每年在冬至舉辦豐茶祭,帶領民眾參與迎茶神這樣的民俗文化和封茶活動。張侑霖並以「走靜貓空,邀您來放空」的概念舉辦千人茶會,邀請百位茶藝家,以露天茶席的形式請參與遊客喝茶。他希望能利用貓空清幽的環境與氛圍打造好的遊憩環境,讓臺北市民來到貓空放鬆、放空。

 張侑霖說:「貓空的資源真的很好。」不僅自然生態豐富,公共建設的發展也十分成熟,近年來更有許多青年到這裡就業、創業,讓張侑霖與楊鈺媛都認為貓空整體的經濟發展是向上的。而楊鈺媛希望社區裡的商家能多了解產業走向,在經營方式及產品上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提供遊客豐富的遊玩體驗。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