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之森 一場大自然的洗禮

身著裝備手持踞刀,遊客進林場為樹木進行「維修保養」。照片提供/鄧同敬

【記者莊星卉報導】「土匪之森」位於嘉義縣番路鄉公興社區的土匪山上,以環境教育為主軸,長期舉辦各式生態體驗營,針對各個年齡層「量身定制」課程內容,帶領民眾親身沐浴在大自然中,以在地生態元素進行環境教育,傳達保護生態、與森林共處之理念,致力為嘉義林業盡一份心力。

獨一無二的土匪山大冒險 享受森林浴更行環境教育

 「用身體去感受獨一無二的土匪山大冒險。」這是土匪之森的宗旨,更是來自土匪之森負責人鄧同敬向遊客寄出的一封「邀請函」。土匪之森自一九年七月開始舉辦各式生態體驗營,從三歲小孩到八十歲長者皆能參與,鄧同敬會針對不同的年齡層量身打造適宜的豐富生態體驗課程。

 專為國中以下年齡層打造的生態體驗營會偏重於「五感體驗」課程,由鄧同敬引導遊客以五種感官與大自然互動:看見森林之美、聽蟲鳴鳥叫、吸取芬多精、與杉木肖楠等樹木近距離接觸、置身山區享用時令美食等,帶領遊客遠離都市塵埃,貼近大自然、盡情享受森林浴。

 青壯年體驗營則會有較多的實務課程,像是「林場管理」課程,由鄧同敬與遊客一同為森林「維修保養」,身著安全裝備、手鋸與草刀,爬梯為樹木修剪枝幹,年長者則以清除地面藤蔓為主要工作。林場管理能確保樹幹周圍通風及減少病蟲害,更讓陽光進入森林,有利植物生長與水土保持,進而提升木材價值、造就優質國產木材自給率。

 土匪之森還有各式活動:在漫天星空下品茶、以樹枝樹葉等各式自然素材進行文創工藝手作、品嚐在地山林野味,到了冬天與夥伴一同圍在大火爐旁暖心交談、以竹叉烤年糕與蕃薯等。開啟所有感官感受山林的脈動,與大自然共呼吸,鄧同敬也會在活動中介紹大冠鷲、藍腹鷴等特有種,讓遊客對於土匪山生態有更深刻的認識。

互助與共生 「土匪」肩負守護山林使命

 土匪之森稱號另類,看起來粗獷野性的土匪形象背後,其實是對大自然敬重的心。「土匪」二字起源自日治時期,日本人將臺灣抗日義士稱為土匪,許多嘉義的抗日義士為了躲避追捕,聚集到易守難攻的山中。久而久之,山中聚集許多土匪,此地便有了「土匪山」的稱號。

 土匪之森顧名思義為「土匪的森林」,鄧同敬表示,土匪賴此地維生,在善用環境前,更肩負守護山林的使命。「土匪與山林互助、共生,要對山林有所敬重。」這正是鄧同敬想傳達給遊客的理念。

 「環境會說話,環境是有力量的。不用太多的解說或導覽,山林自然會帶給前來的客人感受與啟發,這是金錢無法衡量的。」鄧同敬說,他期望能透過土匪之森體驗營,帶領民眾實際接觸生態,看見大自然之美好與奧秘,進而能理解保護生態之重要性、達到環境教育之目的。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