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懷協會的作文老師放慢語速、悉心指導,增進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攝影/黃子珊
|
【記者陳采妮報導】台灣聽說關懷協會是全台唯一一個從零歲開始,服務聽損孩童免費進行語言治療的單位。此外,協會也利用課餘及暑假期間於全台北、中、南三處開設多元課程與戶外教學,幫助聽障孩童增進軟實力,找尋未來方向。
在家長的自發性創設下,協會已成立四年。談及成立初衷,台灣聽說關懷協會理事長陶桂芳說,最初是針對國內語言治療的年齡限制,以及聽損孩童學習快慢與程度而設立。她說:「一般基金會只收0至6歲的聽損孩童。但當他們上小學後,可能就沒有地方能協助他們語療的需求。」
因此,台灣聽說關懷協會打破年齡限制,轉以個人能力為導向。透過閱讀理解,協助聽損孩童增強構音與表達力。除外,協會也增設相關課程,不論是藝術、語言或電腦課,孩童皆能根據興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課堂。
「與其說是個協會,不如說是個家。」陶桂芳說。由於社會對聽損者仍抱有疑慮,但陶桂芳認為,他們並沒有比別人差。因此,台灣聽說關懷協會一路走來,不只提供孩童溫暖,也為聽障孩童的家長排解情緒、互相鼓勵。
不過在外在條件的影響下,例如經費的缺失、師資不足等,皆導致協會無法提供聽損孩童更多的幫助。但為了延續聽損孩子的教育和情感,家長們勇於發聲,從不放棄每一次的機會,像是主動與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合作,讓孩子從實作中學習,亦或是舉辦營隊,為孩子提供多樣化發展。
「針對聽障這一塊,新莊給的東西真的太少。」陶桂芳表示,未來將持續設立課程服務全台聽損孩童,也提出願景,盼望能在新莊設立大型語言治療機構,讓孩童能就近學習。同時考慮開設共讀班,將服務擴大,幫助隔代教養家庭的孩童及鑰匙兒童能夠擁有多元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