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蝴蝶朵朵》 防範熟人性侵

老師帶領家長與孩子共讀繪本《蝴蝶朵朵》
記者/陳泓伸


【記者李思妮報導】勵馨基金會四月十日於新莊夏恩英語昌隆分校舉辦《蝴蝶朵朵》繪本傳愛的親子講座,搭配繪本故事,給予孩子們啟蒙點,讓他們知道身體是有界限的。由於性侵害案件有高比例是熟人所為,因此需要建立孩子們了解身體自主權的概念。此外,教導家長如何從生活中,向孩子傳遞性知識與性侵害防治觀念,提升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

  《蝴蝶朵朵》以圖像說故事的方式,用繪本教孩子保護自己,喚起社會大眾對熟人性侵議題的重視。《蝴蝶朵朵》一書內容描述朵朵遭受叔叔侵犯的情境,從有叔叔的畫面中,穿插狐狸玩偶、狐狸尾巴、狐狸影子的出現,暗示身邊潛藏的危險,並細膩的描繪朵朵心境上的轉折,帶領孩子進入兒少性侵的議題,不讓孩子未成熟的心靈,背負難以啟齒的秘密。

 

 勵馨基金會講師郭柏妤表示,針對年齡較小的孩子,教導性教育的觀念比較偏生理層面。活動一開始會帶孩子認識各部位的身體,以及講出生殖器官正確的名稱,她說:「孩子很可能發生說不出哪裡被摸,或哪裡不可以碰,而不知道如何開口。」此外,在了解身體界線外,活動最後也請孩子說出五個信任對象,建立親子間的互信關係。

 

 活動結束後,家長張育菁說:「小時候在面對性方面的侵害時,會覺得很難開口,等到長大後才發現,原來當時已經被欺負了,所以想藉由這次的講座,引導孩子認識身體,學習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小朋友邱希晨也說:「當發生性侵危險時,學會拒絕身體的侵犯,並求助信任的大人。」

 

 「對於熟人性侵,我們不可能讓這件事變成零。」郭柏妤坦言,雖然性侵的問題還是會不停地發生,但還是有義務讓孩子知道,受侵害不是自己的錯,講出來也不會貶低自我價值。家長有責任和孩子一起學習,建立他們對性教育的理解,使孩子體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關於如何防範熟人性侵,郭柏妤建議,家長需強化孩子的知能,並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除了透過繪本傳遞性教育的意義,更重要是願意去和孩子談「性」。她認為「性」是需要被討論的議題,「不是不談就不會發生,而是知道可能會發生,所以才要先談。」《蝴蝶朵朵》只是第一步,正視性教育的觀念,才能防患於未然,減少朵朵事件的發生。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