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觀念不可少 提前準備地震避難包

地震避難包應有的五項內容物,包括水、食物、保暖衣物、鋁箔紙及手機和行動電源。攝影/彭薇

    【記者楊明敏報導】台灣位處板塊交接帶,是世界上地震好發的區域之一。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資料,幾乎每天都有不同規模的地震發生。在面臨重大地震前準備好地震避難包,可以增加受困時存活的機率。

    在避難包的準備上,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新莊分隊隊員劉光祖說,簡易的避難包裡面可以放三天份的食物和水、保暖的衣物、和外界聯繫的手機與行動電源,以及具有保暖效果的錫箔紙。其中,在食物的選擇上,他建議可以準備有效期限較長、較具飽足感的乾糧,像是肉乾和巧克力。

 

 若是想要將避難包準備得更加充足,劉光祖也提到可以放入急救箱、保暖的帽子和手套等等。特別要提醒的是,避難包的內容物以自己的需求為主,應該視個人的狀況做調整,有時塞入太多東西反而會影響避難行為。

 

 在避難包的材質選擇上,劉光祖說,任何包包都可以,但盡量還是以防水、好攜帶、擁有足夠收納空間的後背包為主。在避難包的檢查和更新上,至少半年要確認一次裡面的食物有無過期。最後是家中的放置位子,可以選擇放在床頭或是隨處可拿的地方。

 

 除了避難包外,熟悉住家和工作場合的逃生路線、了解住家附近的防災公園、以及固定家中的家具,例如桌腳使用止滑墊,也是我們在地震前可以準備的方法。

 

 「避難這塊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劉光祖說。在地震頻繁發生的台灣,我們只能盡可能做好各種準備,以減輕地震的後果。地震發生時,需謹記「趴下、掩護、穩住」的原則,躲在原地的桌下或是牆角。在地震時也可使用內政部消防署的1991報平安網路留言平台,或語音留言專線,向失去聯繫的親友報平安。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