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課堂上製作點心的畫面
攝影/鄭叡陽
|
【記者鄧孟泫報導】幸福路上合作社於今年二月廿五日,在貓頭鷹圖書館舉辦「綠色香料廚房—冬之樂章」系列課程,共有四堂課程,分別於二月、三月進行,課程運用香料搭配當季的食材,設計適合各個季節飲食習慣的料理,讓參與的學員體驗「香料」的迷人之處。此次課程的料理為玫瑰司康及香料蘋果茶。
在課程設計上,彭惠美說,第一個考量是「季節性」,必須是當季、容易取得的食材,當季的食材是味道最好的,「我對比較不常見、稀有的東西有比較高的興趣,可是我又因為是上課的關係,希望製作的過程又不要太難,就是可能我會找到那個食材本身有點特別,可是做法不會太難、適合教學。」
香料在料理中扮演的角色,彭惠美用「百變女郎」來形容:「其實就像今天的肉桂可以放在歐洲的熱紅酒,譬如香料有五十個元素,可是在不同地區、不同的習慣,它可以構成另外一個不同風味的異國料理,我覺得這是香料最奇妙的地方。」她希望,能夠開闊學生在味覺上的探險,並運用在每一餐。
參與課程的學員多元,各自來到課程的原因也不同,但都從中收穫到不同的快樂。本身是貓頭鷹會員的李淑菁表示,她是第一次玩花材的香料,吃到玫瑰花瓣醬和喝到氣泡水時,香氣在嘴巴裡面釋放的感覺,讓她感到很驚豔。
家庭主婦蔡佩瑜表示,現場做料理時的味覺感,會誘發自己情緒上的感受。「在這裡你不用煮給小孩子吃,你只需要煮給自己吃的時候就很開心。」
芳療師張琇莉則認為,對於她這種不常下廚,但又希望在下午的時間擁有一些「小確幸」,這個課程還滿值得大家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