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的店」 傳承三代的好手藝

「神明的店」架上陳列穿著刺繡藝品的神像。攝影/李翊寧                                                                        
【記者張瀞月報導】行經中正路與大觀街的交叉路口,路旁落地玻璃中色彩斑斕、作工精細的刺繡藝品總會吸引路人的目光。「神明的店」,架上陳列的神像各個衣著色彩鮮明,相當奪目。

 「神明的店」是「神斧創意精品刺繡」位於北部的旗艦店,開張六年。「神斧創意精品刺繡」起源於嘉義縣朴子市周家傳承了三代的刺繡工坊,從民國五十五年第一代老闆周國欽騎著機車環台推展各類宗教繡品,到第二代老闆周至雲將事業擴大為工廠,又在手工刺繡製品受到低價工廠產品的衝擊後,由第三代的周家三兄弟推動企業轉型。

 
 「神明的店」目前由三兄弟中的老二周煥智經營。不同於台中分店以積極研發創意吊飾及神明公仔等周邊商品為轉型策略,神明的店主打價位較高的神明衣飾訂製,由客戶親自指定所有的刺繡圖樣,經由繁複的手工製作流程,將一套套獨樹一職的衣裝交到客戶手中。
 
 擔任內務行政的王淳正說,需要大量定期更換神衣的傳統大廟不是他們主要的客戶群,「我們主要的客戶群是私人公廟,或是家神,價格也依據客戶的要求來決定,非常彈性。」搶先鎖定這個市場,也使他們的競爭力提升許多。
 
 客製化與能夠加入現代時尚元素的特色,讓店家接到許多特殊的訂單,例如曾經有參加紐約時裝周的客戶,請他們設計結合傳統刺繡工藝的服裝,歌手吳克群也曾來此訂製演唱會的舞台裝。
 
 神明的店以精品化策略面對機械化的市場,至於數位時代,王淳正說,店家也以經營官方網站、臉書、開發線上購物來因應。「我們有很多客戶是透過line聯絡的。」

 

 
至於傳統技藝的傳承,王淳正說,刺繡工藝沒落的情況越來越明顯,畢竟學習既耗時又傷眼睛,投資報酬率不高,也沒有專門的學校在推廣。目前南部的工廠與學校發展建教合作,希望這個技藝不會後繼無人。
%d 位部落客按了讚: